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看点:问诊中小学教育七大疾病
|
来源:人民网 2005-12-5 13:27:00 |
|
中小学教育疾病二:贫血病
病症及危害:优秀教师是学校的血脉,然而,现实中,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却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战略很难在基层落实,不落实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和现在教师素质低下,不认识理解素质教育也有很大关系。二是在我们教师队伍内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很多,而且形成气候,这和优秀教师奇缺,形不成主流关系很大。三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很少学习,只凭吃老本工作,教师群体中很少有大家需要学习的优秀教师榜样,没有领头羊是现在许多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通病。四是由于没有真正的优秀教师在学校的典型辐射作用,所以现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大多处于一种和实际教学的脱节状态。五是由于没有优秀教师的领头示范实践作用,学校的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缓慢。这四种现象的客观存在是学校缺少优秀教师造成贫血病的直接后果。
病因分析:造成学校贫血病的原因很多,一是我们的社会对教师的地位还没有实在地提高,因此,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素质就相对低一些,这样,教师素质的基本水准就不好,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优秀的人才不从事教育工作。二是现在教育内部一些机制不利于优秀教师的诞生,首先说职称评定工作,历年来都是论资排辈,很少看实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业绩,于是,形成教师熬职称的心态,再加上评职称中的不正之风,更加让职称对教师缺乏应有的激励作用。其次说教育内部的用人制度,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在提拔教育干部的时候,不是根据教师的工作事迹,而是靠某个领导的个人偏向,靠个人的投机钻营,甚至于靠金钱权利外交,严重损害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本来可以成为优秀教师的教师往往就会从此一蹶不振。三是目前的教育培训落实不好,一方面国家规定的培训,广大一线需要培训的教师根本就享受不到,因为这些培训已经成为许多非教学一线的人光明正大出去游玩的借口了。另一方面,地方搞的培训多是形式主义,因为培训人还不如一线教师水平高,培训也培训不出新东西,索性就搞成了欺骗上边的形式主义了。四是现在学校的管理者水平难以恭维,因为他们的诞生机制有问题,所以他们的水平当然成问题,一个不是优秀教师的人当管理者,当然也难以管理出优秀教师。
治疗办法:学校教师的贫血病其实不难治理,关键是看我们的行政领导是否敢狠下决心改革现在的现状,如果想改革,作好三件事就行,一是对现在的大学师范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并发给一定的补贴,这样,必然会吸引大批优秀生源,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二是大力提高现在教师的地位,让教师感到自豪和光荣,这样必然会激发诞生出大批优秀教师。三是着力搞好现在的教师培训,对全体教师实行国家轮流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四是改革现在教育职称和管理人员诞生机制,让优秀教师的职称升得快,让优秀教师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这样必然激发起广大教师努力成为优秀教师的积极性。总之,如果教师都争着向优秀教师努力了,就必然会诞生出大量的优秀教师,学校教师的贫血病就能够治愈。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