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国经济时报:高校教育“成本”因何成谜?
来源:金羊网     2006-1-4 15:17:00
 
彭兴庭

一年高达数百亿元的大学收费,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是根据什么标准收的。新华社记者最近采访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试图探究大学收费的标准,却发现这是一团乱麻。培养成本该是多少?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热门专业收费可以上调,为何不见冷门专业下调收费?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认为大学收费有三个难解之谜。(《新京报》2005年12月29日)

看着一栋栋富丽堂皇的大楼拔地而起,大学的各种收支中何止三个难解之谜?在2005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个本科生4年花费的费用,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为了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不少家庭卖牛、卖地、卖房子,卖完祖产还得卖血,甚至有些父母,因为筹集不到学费而走上了绝路。这样的故事听得多了,让我每一次经过我们学校新盖的教学大楼,总会联想起在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

现在有些专家说要核算教育成本,何其难哉。毋需说这个“成本核算小组”来到某个高校,将面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高校的一校之长,恐怕也很难具体地说清学校培养一个本科生到底需要哪些钱。此外,即使核算出了教育成本,那又怎么样呢,高校依然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否定。学校要扩张,要盖教学大楼,有些高校甚至几亿、几十亿地欠着银行的贷款,这些钱总得还,政府的拨款有限,而社会的捐助更是九牛一毛。结果,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得摊到学生身上。到时候他们当然可以说,这也是教育成本。

在狠狠地贷款以后,就圈地办新校区修大道盖大楼。就拿我所在城市的高校来说吧,几乎每所高校都有新校区。一个并不发达的中部城市,单一个大学校门动不动就要比拼“亚洲第一”,校园土地面积更是一个比一个“广袤无垠”,而里面的教学大楼,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据说,现在许多学校每年的学费收入,只能还银行的利息。学生说学费越来越高,高校老师说待遇不升反降,而学校本身也是“入不敷出”,有苦难言。在这样的情况下,去算学校培养学生的成本,怎么算到最后都只能是一笔糊涂账。

高校成本为何成谜?一直以来,不管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物价部门,对高校培养学生的成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错误理解。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成本是由教职工工资、离休退休人员费用、奖贷助学金以及公务业务费、设配购置费等。其实,这在高校的实际运作中远远不是如此,例如,一所高校的大型基建项目,他的受益者显然包括使用期限内的所有学生,这种成本由谁承担?其实,当初“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一呼百应的时候,就埋下了今天高等教育收费“畸高”的祸根。

现行的高校收支中几乎没有什么硬约束,土地想怎么圈就怎么圈,房子想盖多豪华就盖多豪华,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在开支上缺乏远见和成本意识,只想着短期内能够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更可怕的是,这样的疯狂举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大跃进”的结果,就是今天这样的局面,学校眼巴巴地看着学生口袋里的钱,这样的学费焉能不贵。

■相关链接  
  •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人们为健身返校园(图)
  • 港报:道德教育应落实 提高国人素质刻不容缓
  • 现代教育报记者新年抒怀:走在教育和新闻的路上
  • 200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 燕赵都市报:“花样文凭”凸显教育乱象
  • 中国青年报:反对教育产业化不等于没有产业化
  • 现代教育报岁末盘点:把脉校园“亚流文化”
  • 2005年与《现代教育报》“老班”一同走过
  • 燕赵都市报:中国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吗?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