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国青年报:反对教育产业化不等于没有产业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1-4 15:27:00
 
 张贵峰

  继不久前卫生部公开否认医改不成功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日前也表示,虽然“教育改革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成功的。”(《东方早报》12月23日)

  和卫生部缺乏论证、并奉行“不争论”口径稍有不同的是,教育部此番的“教育改革成功论”是有“论证”的,而且是在与记者、网友交流中提出的。因此,笔者在此向教育部发言人请教关于教改成功的两个疑问。

  其一:仅仅“反对”是否就能等于没有教育产业化,并进而证明教改成功?据报道,发言人辩护“教改成功”的第一个论据是,教育部从来反对“教育产业化”。“这个提法从它产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无疑,这个观点十分正确,就像教育部推动的一些积极有效措施,应该完全赞同。

  但是“因为反对、所以就成功”的论证逻辑显然有问题。“反对”只是一种主观态度,并不就等同于客观事实,后者绝不会因为前者就会改变其客观存在,否则,如果这种“心想事成”式主观逻辑成立的话,这个世界岂不太荒谬了?诸如“行动、实践、困难、挫折”之类的东西还有存在的可能吗?也就是说,对教育产业化,仅仅反对是远远不够的,从反对到“实际不存在”,还要经过行动、实践,并且是有效的行动和实践。

  以发言人谈到的教育产业化表现形式之一———择校费为例,无疑,从相关法律到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都是反对的。但10多年来,又有多少地方成功禁止了择校费呢?到目前为止,不就出了一个“铜陵奇迹”吗?既为“奇迹”,当然就没有什么普遍性可言。这种流于口头、不能落实于行动的“反对”和“禁止”,又有多大意义,能算成功吗?

  其二:教育改革应不应该计算代价与成本?之所以有此疑问,是因为发言人提出了另一个“教改成功”的论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原来100个人里只能有3或4个人上大学,现在100个人里有20个人能上大学”。笔者对发言人陈述的这一事实表示赞同,毛入学率大幅度上升,当然可谓教改“成功”。但是,这种成功背后的代价是什么,都是谁在为其“埋单”?

  统计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上升为去年19%的同时,大学学费增加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只增长了4倍,大学学费涨幅10多倍于居民收入增长,年均学费占人均GDP的40%以上(以年均学费4000元、2004年人均GDP9030元计算),而世界平均为5%~10%(公立大学)。

  很明显,迅速增长的毛入学率背后,是学生家长不成比例的高额支出。入学率倒是“大众化”了,可收费却不断贵族化,“一人读书全家受穷”,谈何成功?与此相佐证的是,日前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显示,家庭教育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读书贵与买房贵、看病贵一起成为三大民生问题。

  显然,在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之下,即使入学率提高是成功的,但这种造成巨大民生压力的“成功”,无论从事实还是道义上,难道可以引以为教育改革成功可标榜的业绩吗?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商榷。

■相关链接  
  •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人们为健身返校园(图)
  • 现代教育报岁末盘点:把脉校园“亚流文化”
  • 2005年与《现代教育报》“老班”一同走过
  • 燕赵都市报:中国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吗?
  • 北大中文系论文代表作制度探路学术评价体系改革
  • 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北大获奖数居全国第一
  • 无锡日报一批论文获奖
  • 《科学》杂志撤销黄禹锡论文
  • 中科院研究生发论文不量化要求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