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寒假,“才艺班”为何变味?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7-2-1 16:45:00 |
|
家长忙着给孩子报班
为了择校能加分
在北京市少年宫艺术院的大树下,3个朗诵班的男孩在追逐打闹。当问他们为什么报朗诵班时,戴眼镜的男孩脱口而出:“喜欢呗,而且升初中的时候还可以加分呢。”朗诵班的王老师说,不否认一些家长在报班选择上综合考虑了兴趣和加分政策。朗诵考级本身不像钢琴等那样具有那么大的社会认可度,给孩子报朗诵班的家长绝大多数是为了提升孩子的气质、自信和勇气,想让孩子以此为职业的很少。
在北京市少年宫2007年上半年的《招生简章》中,像全国少年电子技师考证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带有明显考证性质的班(英语班除外)就有6个。亮亮今年读四年级,妈妈给他报了寒假的计算机短训班,一本厚厚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陪伴他度过这个寒假。除了周一、周二,每天都要去上课,因为今年4月他就要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亮亮要学的MS office课程在不少大学里是作为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他的父亲说:“计算机证书对将来‘小升初’择校会有一些帮助。”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都希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如今上名校讲究的是‘分数加技能’,于是家长忙着给孩子报班,孩子忙着‘赶班’,还不都是‘择校’给闹腾的?”一位带着孙子来上课的老大爷无奈地说。
假期孩子没人带
辅导班权当“托管所”
阳阳是个调皮机灵的孩子,念二年级,爱看《快乐星球》,爱玩游戏。父母怕他贪玩把寒假给荒废了,就给他报了个硬笔书法班。“我昨天才放假,上学已经挺累的了,今天又要来这儿上班,这跟没放寒假有啥区别呀?”他一板一眼地说。
其实,一些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寒假补习班,图的只是省心和放心。由于没时间照顾,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又不放心,于是补习班便成了解决孩子假期“托管问题”的首选。
赵女士是典型忙碌的上班族,每年到了假期她就为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犯愁。因为女儿一放假就没人看管。孩子整天呆在家里,赵女士很担心。因此每到假期,她都为孩子选择一个课外班或冬令营之类的,以解决孩子托管的问题。“上课外班,既有地方看护孩子,又能让孩子学点东西,岂不一举两得?”采访发现,持这种心态的家长还真不少。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没有在寒假“跟风赶潮”把孩子送进辅导班,而是因地制宜地想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金女士的女儿是三年级学生,她和几位家长一商量,决定组建个“同学会”。三四个孩子白天在一起学习娱乐,地点就轮流在几个孩子家里。金女士说,这种方法很实用,一个家庭只要分别承担几天“任务”,家里的老人和钟点工都可以帮忙。这样,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游戏,不会觉得寂寞,也很安全。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