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怎样做强年轻大学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7-2-1 16:51:00 |
|
朱经武,中国湖南出生,台湾成功大学学士,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博士,休斯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及德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2001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2003、2004、2006三年获选为香港“最佳大学校长”。
记者: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最年轻的大学,恐怕也是校园最小的知名大学。通常好的大学都有比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大还在成长期就成就斐然,有什么“真传”?
朱经武:科技大学是1991年设立的。当时,内地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内地的工资低具有成本优势,产业一定会向内地转移。这种趋势下,怎么才能维持香港的繁荣?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增加附加值则一定要走科技这条路。科技大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科大有今天,主要原因是,第一,当年政府支持学校有决心;第二,找到一位很好的创校校长吴家玮,他有经验有眼光;第三,建立了很好的体制;第四,找到一批好教师;第五,招到好的学生,买到好的仪器,找到一个好的地方;还有,我们所有员工有一个共识,建一所研究型大学,追求卓越。
记者:你们大学名为“科技大学”,给人的印象是理工科见长,事实上商科(MBA)也特别突出;作为研究型大学又相当注重教学,这是为什么?
朱经武: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也应该教学,有学者认为,我做研究,就该教研究生,不教本科生,花时间教书而不去研究,那是浪费。这是不对的。如果一个科学家只对研究有兴趣,他应该去研究所,不该到大学来,既然拿了教授的名义,就应该教和授。在美国,比如伯克利大学,本科生一年级,都是最有名的学者在教。我们希望自己一流的教授都能教课,并宣扬在大学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为什么又搞上管理?因为科技产品化、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管理,所以商学院也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其实,这还不够,我想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人文素养,因为我校没有人文社会学院,我们就开一些相关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人文方面的东西,但真正人文学院的本科生,我们还没有。
记者:据说,科大的教师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5%的人获北美62所一流学府学位。靠什么吸引这些人才前来任教?
朱经武:吸引好人才来年轻的香港科大,首先是理想,当时国外很多人有理想,希望回中国做点事情;更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要有好的制度。举个例子,我们在物理系雇人,系里的小组委员会先决定请哪个专业的老师,然后就独立地招聘,再将初选名单提交学院审核,此后拿到学校的委员会上讨论,最后交到学术副校长手中,所有程序都是公开的。制度公布在网上,大家都知道和认同。这当中公平很重要,不能说朱经武的朋友就能得到好处,公平的环境下,制度才能发挥作用。资金也是重要因素,资金有了弹性时,我们学校就用来找最好的老师,买最好的仪器。
记者:教育诸要素当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大的校园只占地150亩,但山光水色,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气息,你们的校园设计有没有蕴含办学理念?
朱经武:学校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在100多亩地的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做。当时有很仔细的规划,第一步解决构思上如何建设校园,地怎么利用,楼怎么设计。我们要求设计的东西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不能很突兀。比如,三期校园酝酿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开了很多会。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好同事,大家一心一意希望把学校搞好,问题都好办了。不是只要我朱经武的实验室上去就行了。
记者:我刚进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学生正从你的办公室出来,能问问校长跟这位同学谈什么事情吗?
朱经武:其实我今天很忙,他也没有预约。他来自云南,代表云南参加了奥林匹克竞赛,是一个很杰出的学生,他想进我们学校。这次谈话对他当然有好处,但最主要的是他一定达到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很难办到。香港在这方面很严格,当校长的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权力。有一次,奥林匹克竞赛的金、银、铜牌奖学生都愿进我们学校,后来我就决定收下了。原则很清楚,我们这样做,为的是留住人才。当然你可以说这些人不一定会有伟大成就,但是要给他们机会,有机会才可能有成就。
(本报香港1月30日电)
《人民日报》 ( 2007-02-01 第13版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