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吴国华:“海棠香国”育新苗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9-10 10:48:00
 
  爱心接力  情注学生

  重庆市大足县宝顶镇化龙水库淹没区有一个叫大石村的教学点,它背靠大山,三面环水,交通十分不便,与外界的联系,仅靠一条手摇小木船。教学点现有60多名学生和5位教师,吴国华是唯一一名男教师,同时也是教学点的负责人。每天除了教学外,他还要风雨无阻地摇船接送学生,至今已整整8年了。

  1984年,当时担任山村扫盲工作的吴国贵看到山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适龄儿童辍学严重,她说服父母,征得上级政府同意和支持,创办了这个山村教学点,为了方便接送学生,她用父母准备给自己做嫁妆的木料打造了一只小木船,开始了山乡爱心之旅,一划就是13年。1997年,吴国贵工作发生变动,吴国华又接过船桨,继续爱心之旅。

  吴国华今年已50多岁,从1997年起,每天早出晚归,摇船近3个小时,走7公里水路,分别到5个点接送学生,遇到雨雾天气,水天一色,难辨方向,有时要在水面飘荡寻觅几个小时才能靠岸。

  两位吴老师爱心接力铺就山村孩子求学坦途,21年来,倾心照料学生,从未发生过任何闪失。至今大石村教学点已培养了500多名小学毕业生,其中数十人考上大学,部分学生初高中毕业后,成为山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甘为小溪  哺育新苗

  何建光是重庆市大足县珠溪镇土门学校党支部书记,1982年师范毕业时本可进县城工作的他,却主动要求到全镇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工作,这一干就是23年,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当年的土门学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晴天一起风,校园周边尘土飞扬;阴天一下雨,教室内外一片泥泞。如此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何建光不屈的性格。缺电,他就常年与煤油灯为伴;缺水,他每天靠自己单薄的双肩到1公里以外的井口挑水;没车,他就靠双脚走遍土门的山山水水。

  同事们都说何建光与学生天生有缘,每届学生都敬他、爱他,这一切都缘自何建光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孩子们的无私关爱。他曾教过的学生翁俊因家庭贫困,营养不良,经常头晕眼花,何老师把翁俊接来与自己同吃同住,为他增加营养,支付医药费。翁俊上高中后,何老师还给他寄生活费。现在翁俊已完成学业,当上了医生。

  20多年来,何建光以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5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同时还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学生家庭走出困境。

  如今,受何老师资助过的学生大都学业有成,其中不乏企业老板,然而何建光依然坚守着他的人生追求:做不成大树甘做小草,用绿色装点大地;做不了江河甘做小溪,用涓涓细流滋润一方泥土。他依然站在山村小学的讲台上,继续着他毕生钟情的教育事业。
■相关链接  
  • 广东省决定对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展年检工作
  • 热烈庆祝第21个教师节专题
  • 王西文:练就“点石成金”的绝活
  • 李致洪:“天涯哨兵”心中的功臣
  • 孙广杰:不知疲倦的领跑者
  • 无悔人生 师爱永恒——记郑琦老师
  • 罗天祥:18年情牵苗乡教育
  • 教师节特别策划:老师 你是我生命里的一束阳光
  • 教师节怀着感恩的心 给老师一声问候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