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李致洪:“天涯哨兵”心中的功臣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9-10 10:49:00 |
|
【海南推荐】“天涯哨兵”心中的功臣 李致洪
海南三亚一中副校长、特级教师李致洪“上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差事,还是一种艺术享受;讲台是我一生最爱的地方,那里是我的生命之本。”
“看,这位就是我们驻岛官兵的‘功臣’——李致洪老师!”
7月20日,在位于中国南端的一座仅有0.8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驻岛军医孙波文手指一幅照片,向记者介绍起战士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这是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2002年4月29日,驻岛官兵被广州军区授予“东瑁洲岛模范海防连”光荣称号。这是海南军区半个多世纪以来,首个获此殊荣的连队。李致洪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这一活动,并被授予银质纪念章。
“这8年来,如果没有李致洪带领三亚一中的老师‘送教上岛’,我们这座远离陆地的小岛怎么会出这么多人才,获得这么多荣誉呢。”
孙波文,这位早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的湖北小伙子,扎根海岛已近10年,2003年他被评为“海南省十大优秀青年”。说起李致洪和三亚一中的老师,他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一幅感人至深的人民教师与驻岛官兵鱼水情深的画卷,在他的故事中展开……
“贝壳键盘”和“编外课堂”
1993年4月18日,江泽民同志亲临这座小岛视察,并将300本图书赠给战士们。
临别前,他为官兵们挥毫题词写下了“天涯哨兵”,并勉励大家“在训练工作之余,要多学一点科学文化知识”。
那时,进出小岛靠的是小木板机动船,虽说离三亚市仅有5.4海里,但在大海中至少也要颠簸两个小时。岛上无淡水无电,生活艰苦的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但官兵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却很执著。
当年,有位叫刘卫义的战士,是连队文书。一次他到部队机关去办事,看到有人在办公室操作电脑,他觉得神奇极了。回到岛上,他用海边捡来的贝壳,镶进一块刻着一个个小洞的木板上,世上独一无二的“贝壳键盘”就这样诞生了。一有时间,他的十指就在这个键盘上跳跃着……
“贝壳键盘”的故事不胫而走,牵动了三亚军区、当地政府和三亚一中领导的心。不久,一个“送教上岛”的方案形成了,三亚一中担负起这一神圣使命,当时作为骨干教师的李致洪被学校任命为“智力拥军文化补习组”组长。那是1998年,从此,李致洪与这座小岛上的官兵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夏的一天,三亚一中的校长和李致洪等带着5台崭新的电脑和40套桌椅来到官兵们的营房,这是学校千方百计从十分有限的经费中挤出来的。他们还给战士们带来了近2000册教材和图书。
当时,驻岛官兵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为能让每位战士都能学到想学的知识,李致洪亲自制定了《共建文化补习计划》,编排了课程表,开设了高中、初中文化补习班。后来又增设了电脑、植物栽培和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他还根据每位战士不同的情况,为战士们单独备课,编写教材。
每个周六的早上,李致洪就会和学校的教师坐上小木板机动船,向小岛进发。汹涌的波涛常把小船中的人颠得头晕目眩,往往船还没有靠岸,人已吐得直不起腰来。星期一早晨他们又要出现在学校的课堂上,这对教师的体力和毅力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有一次李致洪患重感冒,小船刚离开码头,海面上就刮起风来,不断涌起的波浪猛烈地摇荡着小船。李致洪感到自己的五脏六腑仿佛翻江倒海一般,前来接送的战士看着他脸色发青,呕吐不止,说什么也要劝他返航。
“那么多战士等着我去上课,我怎么能回去呢?”李致洪说。
当他站在讲台上,引领官兵们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时,他早已将病痛抛至九霄云外。讲台上的他仍是那么幽默、风趣,而不少战士眼含着热泪听完他的课。
有着“神炮手”之称的战士余国庆,初中毕业,经过学习已取得了高中毕业文凭,现正在攻读“行政管理”的大专函授。当年使用“贝壳键盘”的刘卫义现已是警备区某部的副教导员。仅2002年一年,驻岛连队就有6名战士考上军校,一名提了干部,一时成为军区争相传颂的佳话。
8年来,由李致洪带领,三亚一中上岛为官兵授课的教师达310多人次,2600多个课时;其中他自己上岛近50次,授课近500个课时。先后有200多名官兵参加了“编外课堂”的文化补习,100多人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近20人考上了军校,所有的官兵都掌握了电脑基本操作、家电维修和植物栽培等技术。
师生人生力量的源泉
今年19岁的农家小妹黎宝应,以695分的成绩被天津外国语学院录取。她对记者说:“没有李老师的帮助和驻岛官兵的帮助,我是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的。他们改变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找到了激励我在人生路上不断进取的源泉!”
黎宝应讲起自己在三亚一中度过的难忘的6年读书生涯。读初中时,她沉溺在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2002年9月,李致洪让她和十几位同学一起参加驻岛部队连队史的编写工作。那天,她和同学们乘着小船驶向东瑁洲岛。当她走进官兵们的营房,亲眼目睹他们如何生活,如何训练时,这位从小长在农村的孩子被深深地震撼了。
小岛四面环海,无水无电,战士们的生活用水全是从岛外运来的。烈日下,战士们汗流浃背地训练,但是每当喝水时每个人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洒掉一滴水。在营房,战士们一有空就赶紧捧起书本学习知识。
在那些日子里,黎宝应的思想如巨风横扫的大海,波涛翻滚。她一边帮助连队整理连队史,一边在她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她告诫自己,人生要有方向,要像战士们那样学习与生活,掌握本领,为祖国为人民做些事情。
回到学校,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懂得了节约用水,按时起床,还戒掉了“网瘾”。好的行为习惯在一点一滴中养成。情绪低落时,她就反复看参加驻岛部队连队史编写工作时记下的心得,从中寻找到力量的源泉!
的确,这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当年参加连队编写史的十几名学生,今年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作为三亚一中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李致洪对学生们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驻岛部队这一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让学生们走进军营,让军人的严谨、军人的作风、军人的纪律、军人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师生心中。这一实践活动也给学校承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课题成果论文《开拓德育新渠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在全国总课题组研讨会上交流,并获课题组论文一等奖。
教书育人是“生命之本”
“教书育人是我生命的本分,上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差事,还是一种艺术享受;讲台是我一生最爱的地方,那里是我的生命之本。”
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李致洪回顾自己26年教书育人的生涯,感慨无限。在他的肺腑之言中,深情地流露出对讲台的热爱与眷恋。
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被称为天涯海角。就是身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李致洪的教研水平却在全省同行中家喻户晓。
2000年,他任教的两个班在全省高中毕业会考中,数学科会考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8%。在海南省首届高中数学教师说课(授课)比赛中,他的“探究式思维训练教学”教学模式,引起强烈反响,荣登全省冠军榜之首,夺得一等奖,并代表海南参加全国首届高中数学教师优秀课比赛,又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近年来,他的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省级奖励,2000年荣获“国家级骨干教师”称号。他还先后荣获“海南省中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光荣称号。
然而,作为“天涯哨兵”心中的“功臣”,教师们生活中的兄长,三亚一中的党总支部书记、副校长,李致洪知道,无论自己的人生角色如何转换,讲台都是自己一生最爱的地方,那里才是他的生命之本。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