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和孝心,一个人都不能少
春节后,杨怀保返回学校,脑海里却尽是父母在外面辛苦劳作,受人白眼和欺负的情景。一天晚上,当这一幕幕再次浮现的时候,杨怀保突然算起了一笔特殊的账:“我大学毕业时,爸妈已经56岁,然后等工作三四年把父母接过来,他们已经60岁。对于农村的60岁老人,我知道意味着什么:那时候他们已经驼背、两眼已经昏花、牙齿已经脱落、行走已经不便……那么父母供养我20多年,为我吃苦一辈子,等我有能力给他们过好日子时,他们已经……至于弟弟,现在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但现在家里条件这样差……我一定要在父母还算健康时,多尽一点自己的孝心,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过上相对好一点的日子;同时,我要给弟弟提供尽量好的学习条件,让他健康成长!”
想到这里,杨怀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毅然决定,一定要把家人全部接到湘潭,接到自己身边来!
第二天,杨怀保就在校园周围四处打听出租的房子,在学校附近给爸爸找一个合适的工作。房子容易找到,但是给上了年纪、没有文化和手艺,身体有残疾的父亲找工作就相当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在一位热心阿姨的帮助下,校园里垃圾站的老板答应让杨怀保的父亲来工作。谁知,当杨怀保把这些消息告诉远在陕西的父亲时,父亲表示了极大的怀疑。
杨怀保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绝对急不得,他冷静地告诉父亲:“你在家也做不了重活,我既然给你找好了工作,你先一个人过来。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咱们再把妈妈和弟弟接过来。”
在杨怀保数次劝说下,父亲同意了。
2004年4月,杨怀保在长沙火车站接到了第一次出远门的父亲。安顿下来后,父亲开始在垃圾站清理垃圾,而杨怀保为了心中的计划,在努力学习之余也奔波在兼职的路上。这年暑假,为了赚到钱接妈妈和弟弟过来,杨怀保在同学的帮助下来到长沙,同时找了6份工作,赚到了“安家费”5200元。当他把这些钱交到父亲手里时,父亲同意了儿子的决定。
2004年8月10日,一家人在湘潭大学附近一平房里终于团聚。
但是,对于这个脆弱的家庭来说,团聚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为弟弟交完学费和住宿费后,杨怀保暑假赚的钱已经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后父亲又被辞退。对这一家人来说,这基本上算是一个灾难。杨怀保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良心上的愧疚。看到父母每天唉声叹气,杨怀保鼓励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
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杨怀保在学校里找了3份家教,并且凭借自己的热心和能力,应聘上了湘潭大学学工处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市场拓展部部长,这个职位一个月有185元的工资。几个月后,杨怀保给父亲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母亲也被同情他们的一个老师请去做饭,一个月有两百元钱收入。看到渐渐走出困境,杨怀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