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对南京高校大学生阅读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依然喜爱古典名著。60%的学生喜欢看中国古典名著,而且近一半的人表示《红楼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很深。一位南京大学俄语专业的同学说,自己喜欢采取“放射性”的阅读方式,比如说读了《红楼梦》以后,我就会找相关的评论以及研究性著作来看,而且看书的时候喜欢细嚼慢咽。
大学生喜欢名著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名著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以及思想性。一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同学认为,这些书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著作,具有非常高的思想价值,读过之后让人受益颇多。
与中国古典名著比起来,国外名著虽然也得到一部分同学的喜爱,但是只占受调查学生的13.3%。很多同学认为自己较难理解国外名著。一位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同学说,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较大,所以即使是经典的国外名著,要理解其意义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很多外国名著结构上不合自己的口味,很多时候看了两三章还没有看到主要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看书看得比较多,但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则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和就业的压力,使得他们不会想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每学期除了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外,其他的书能看20本左右,但是大三以后由于学习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就比较少看书了。虽说现在也想看,但是觉得力不从心,没有时间了。”一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大四的同学说。
虽说大学生依然喜爱文学性、思想性均比较高的名著,但是他们也存在阅读范围比较狭窄的问题。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6%的学生表示自己各种题材都会涉及,而大部分人都是对文学较为感兴趣,对于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等方面涉猎很少。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中国民众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显示,民众图书阅读率下降到50%以下,而网络阅读率却比8年前上升了6.5倍。但是对于近些年兴起的网络文学,受调查的学生普遍表示这种阅读更多的是在无聊时打发时间,“我昨天一个晚上就看完了一部网络小说,但是今天起来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一位南京大学日语专业的同学说。“我不喜欢在电脑上看那么多字,还是喜欢捧着一本书看的感觉。”(新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