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六成博士生缴费发论文 博士生培养成问题(图)
在全部被访者中,95.1%的人,即174位博士生表示,所在学校要求在攻读博士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只有2.7%的表示,学校没有这个要求,另外还有2.2%的人表示对此还不太清楚。在这174人当中,只有13.7%的被访者称其所在学校规定任务量为1篇;其余皆被要求发表两篇以及两篇以上,其中10.4%的人表示,要求4篇及以上。
[全文阅读]
为克服追求论文发表数量带来的弊端,北京大学正在试点推行论文代表作制度。目前,北大中文系在教师聘岗时已经实施代表作制度,即教师在聘期内只要发表了一篇有较大影响力的论文,经院系学术委员会认定,在相关的学科领域里属于领先地位,对该学者的科研工作就不再进行量化考核。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说,目前,高校在对教师和研究生的考评中,大多有论文数量的要求。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许多师生花费精力写了大量的论文,但有价值的不多,甚至出现了抄袭别人成果等现象,损害了学术尊严。程郁缀认为,“十年磨一剑未必是好剑,但一年磨十剑很难成好剑”。
论文代表作制度在中文系实行后,受到师生欢迎。古代文学专业的一位教师没有出版专著,发表的论文也不够数量,但因为教学上很负责任,教学论文具有相当水平,最终被评为教授。中文系的研究生也没有了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只要毕业论文作得好,照样能毕业。
案例:
质疑:
发表论文成买卖 挂钩研究生学位是否还有意义?
付400元钱就可以在学术杂志增刊上发表1篇论文,花上1300元论文就能上正规期刊的核心正刊。由于出版服务大举挺进校园,研究生们再也不用为论文发表发愁了,花点钱就能轻松搞定。近日,不少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论文与研究生学位挂钩是否还有意义?[全文]
政策: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
从本学期开始,取消硕士研究生学位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挂钩,即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的规定;同时,还取消博士、硕士学位与必须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挂钩的要求。 在各高校都把发表论文,甚至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硬杠杠的今天,上海财经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将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是经过多方论证和长期考虑后作出的决定。”上海财大研究生部主任陈启杰教授告诉记者,“发表论文,无疑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准的一个标志。”但是,制度的硬性规定却在客观上带来了一些问题。 [全文]
南师将论文要求和学位脱钩
率先采取这一改革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按照原来的规定,南师大要求硕士研究生取得学位必须发表两篇论文,其中一篇是核心期刊。而改革之后,则对硕士生发表论文不再作硬性规定。
南师大为何会出台这样的举措呢?南师大研究生部傅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随着这几年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加,而且目前的学风也不是很好,很多杂志甚至做这样的生意:只要给钱就给发论文,以此谋取商业利润。而学生为了完成论文,拿到学位,就不得不想方设法,抄袭、拼凑、花钱买版面等等情况屡见不鲜。“学生只要花几百元钱就可以发表了,完全不顾质量。”正因为如此,南师大才取消了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