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众化背景下还需重视精英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6-9-7 17:05:00
 

        ●精英人才要靠自己培养,“别指望别人家的鸡孵自己家的蛋”;

    ●高水平大学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主要场所;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背景中重新思考和设计精英教育体系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很快,此时谈论精英教育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其实,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应当并行不悖:无广泛的大众教育,民族的整体素质便无法提高;而无高质量的精英教育,国家的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会后继乏人。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最不该忽视的正是精英教育。

    精英人才主要依靠自己培养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似乎不大习惯讲精英,而在西方国家却十分崇尚精英。西方近现代教育通行的原则是“才能至上”。至少在19世纪初,英国就形成了从公学至牛津剑桥的精英教育体系。近年来,美国社会学家特纳(RalphH·Turner)总结出了两种精英培养模式:一种是美国式的,即将选择过程尽可能地推迟,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谓之“竞争流动模式”;另一种以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特点体现在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之间,只有那些高中毕业会考的佼佼者,经过大学预备班的洗礼之后,才能登上大学这一通往精英的坦途。

    当然,19世纪英国式的精英已离我们远去。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并正在跻身世界强国的国家来说,精英决不仅仅局限于一批高层次的领导或技术人才,而应是具有世界水准的各类精英:治国的政治精英、治学的学术精英、纵横世界的商业精英等。这些精英的培养和形成固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但是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许有人会说,教育越来越国际化,我们可以送出去培养高精尖人才。然而,良好的愿望毕竟不能代替严峻的现实。纵观英、美、德、法诸国,其顶级精英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可以有留学的经历,但基本培养过程应当立足于国内。因此,我们的精英只能靠我们自己培养,不能指望“别人家的鸡孵自己家的蛋”。

    高水平大学应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主要场所

    目前尚无关于高水平大学的准确定义,但高水平大学的标准似乎在人们心目中又是相通的。无论大学是历史悠久还是后起之秀,高水平总与洪堡所创立的三原则相关: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大学教授不仅要传授人类的知识,还要参与知识的创新;保证学术自由:不仅教授有授课的自由,而且学生也有选课的自由;重视自由教育:任何以职业为特点的学科,都要以艺术和科学为基础。从培养人的角度看,高水平大学就是造就精英的地方。为了造就精英,一流大学必须有其独到之处:

    首先,坚持把守严格的入学关口,始终保持较高的生源质量。

    美国的高校之所以从1933年开始在哈佛大学首先利用学术能力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来选拔优秀学生,目的是使大学成为真正选拔精英的地方。正因“才能至上”成为战后美国各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才使一些平民子女有幸跻身精英阶层。

    其次,把精心培养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

    本科之所以称之为本科,本意应当在于其为大学之本。国外一流大学也都十分重视大学基础教育。没有优良的本科教学,便不可能造就以后的研究型精英人才。优良的本科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小班授课、导师制。

    第三,高水平大学必须坚持自己特有的精神情操。

    哈佛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反映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牛津的“独立、创新、有毅力”的校训,在于鼓励批判与挑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法国综合技术学校就是向学生灌输担当法国社会领导者的精神。在国内高校中,常被视为老北大精神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亟待复兴;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是民族精神的写照,尤需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发扬光大。

    第四,大学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声望。

    通常,一流大学的社会声誉较高,其毕业生也很抢手,就业的起点就非同寻常,成为社会精英的晋级也就可能比较顺畅。

    构建我国的精英教育体系

    我国建国后的高等教育,本来是根植于大众的精英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建立便是选拔工农精英的良好实践。但是,自1999年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朝大众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在许多大学里本来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已渐行渐远。从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公平的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无疑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面对学习化社会中国家的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设计我们自己的精英教育体系:

    以才取人

    才能虽然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任何脱离才能的选人标准都不可能成功。

    公正筛选

    一定要有严格的考试制度,这是保证选才公正的基本保证。美国学者十分重视程序公正,尽管程序公正未必带来结果公正,但无程序公正决不会有结果公正。

    精心培养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形成学生学术能力、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阶段,而这些品质的形成,不仅仅需要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靠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去感悟、去获得。好的大学,就要提供形成学生全部优秀品质的良好环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小规模招生、“高进优教严出”的培养模式,也许可以成为我国精英教育的一种思路。

    委以重任

    我国曾长期实行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已取消多年,代之以用人单位招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介于分配和录用之间的一种制度,使一些较高层次的科研、管理、行政岗位虚位以待,向优秀大学毕业生推荐,或经考试录用,或直接任命。使这些岗位能够成为精英发展的平台,成为我国各领域精英的人才资源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王晓辉)

■相关链接  
  • 北京现代管理大学百余名新生自称被骗提出退学
  • 春风化雨润燕园—写在胡总书记给孟菲回信之后
  • 诺奖得主对话青年学子 未来科学家应具何素质
  • 李政道:搞科研别跟着跑 培养顶尖人才三大秘诀
  • 北京25万打工子弟就读公办学校
  • 可能对学生造成更大伤害 警惕校园“冷暴力”
  • 父子户口遭遇战:父亲京城拾荒儿子16年无户口
  • 没有一个人反对:谁误导我们跟着错觉走
  • 浙江大学制定研究生学术规范 指导学生做学问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