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服务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可能对学生造成更大伤害 警惕校园“冷暴力”
来源:光明日报      2006-9-7 17:17:00
 

    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问题学生”一些教师采取了疏远、隔离的态度,甚至出语讽刺挖苦,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实际便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其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体罚带来的肢体伤害,因此有关专家呼吁——

  由教育部等10部委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于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侮辱或变相体罚学生。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朱永祥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各学校体罚学生的行为确实少见了,但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对“问题学生”,一些教师采取了疏远、隔离的态度乃至出语讽刺挖苦,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实际便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其对学生心灵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体罚带来的肢体伤害。

    厌学情绪大都因为“冷暴力”

    某重点高中学生小蒋,成绩一向不太理想,也比较好动。为了随时“监控”,教师却把一米八个头的他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坐。班上出了什么坏事,首先“关注”他。更让小蒋痛苦的是,成绩略微考得好点,教师居然这样“表扬”他:“如果这次考试不是你偷看的话,那你考得还是可以的。”小蒋说:“本来也想努力学习的,但是听到这话,就提不起什么劲,后来就讨厌老师、讨厌上学了。”经常逃学在外的他,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更是直线下降。今年高考,小蒋落榜了。他父亲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外忙生意,对儿子学习的事关心太少,还以为进了重高就万事大吉了。某初三男生小陈,因对班上一女生有好感,鼓起勇气给她写了一张纸条,希望能保持正当的交往。没想到这个女生把此事宣扬开了。现在,谁见到他都调侃一下,搞得他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怕引起同学的嘲笑。而老师也对他另眼相看,“称赞”他年纪轻轻、思想复杂。小陈哭着说:“我连死的心都有了,更别提上学了。”朱永祥说,类似的案例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他认为,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绝大部分是因为“冷暴力”引起的。为此他提醒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言语,却可能刺伤了学生的心灵。这种伤害看似比较隐蔽,其实质是对学生精神的虐待,是对孩子的一种变相惩罚。

    “冷暴力”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浙江省省立同德医院心理咨询师徐方忠博士告诉记者,暑假期间,该院的心理门诊室接待了许多小患者,经过交谈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在校期间,受到了“冷暴力”伤害,以致产生了心理疾病。徐方忠说,从他接触的众多心理病例来看,教师言语不当成为校园“冷暴力”最突出的表现形式。老师一个歧视的眼光、一句偏见的话语,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一个前来求助的初三女孩被诊断为强迫倾向,因为她听课时总感觉老师和同学们在用歧视的眼光看着她,导致她不敢抬起眼睛看黑板。后来,家长发现了她的变化后,经了解得知,原来数学老师曾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说过:“你这种成绩和智商根本就不用念高中,随便读个职高就不错了。”就是这句在老师看来轻描淡写的话,让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徐博士认为,因为“冷暴力”导致的心理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消除校园“冷暴力”

    “冷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软伤害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朱永祥认为,要消除校园“冷暴力”,首先要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转向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让所有教师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尊重所有孩子的想法,保护所有孩子的权益。要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不仅要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孩子,还应该与孩子多交流,不仅善于发现、赞许孩子的优点,也要避免过分放大孩子的缺点。

    据介绍,目前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正在筹划组织全省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解读,教师交流,引起教师对校园“冷暴力”现象的重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朱永祥同时还指出,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适应环境,用快乐的心情面对他人。他建议青少年学生遭遇校园“冷暴力”时,应及时向家长或教师反映,及时沟通解决,千万不要把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最终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通讯员 张莺 记者 潘剑凯)

■相关链接  
  • 父子户口遭遇战:父亲京城拾荒儿子16年无户口
  • 没有一个人反对:谁误导我们跟着错觉走
  • 浙江大学制定研究生学术规范 指导学生做学问
  • 大学风范与“装死猪”
  • 北大为何不告纽约时报
  • 高校收入制度将大幅改革 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 争当“一流教师”
  • 评论:大学生就业率不应成为“皇帝的新装”
  • 祭坛?尊严?抑或教育的失败?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