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诺奖得主对话青年学子 未来科学家应具何素质
来源:北京晨报     2006-9-7 17:12:00
 

  大师:是否得奖不重要,关键在我做了什么

    昨天,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场关于科学的对话激情上演。5位诺奖得主来到学子中间,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得不得诺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国家的富足和科技的进步做了什么。”科学家一席话听得学子们情为所动,掌声如雷。

    昨天,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胡伯尔、哈特穆特·米歇尔、阿龙·西查诺瓦、费里德·穆拉德和路易斯·伊格纳罗来到了中科院。和前几天西装革履进行演讲不一样,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身着便装。5位大师微笑着在主席台上坐定,亲切而随和。

    “未来的科学家”,大师们如此称呼场下的学生们。“对话”比原计划超时了半小时,与学生们在一起,大师们兴致盎然。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里都挤满了来目睹大师风采的学生们。

    “科学是什么,是兴趣。如果你有很重的压力,你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费里德·穆拉德说。不止他一个科学家,好几位诺奖得主都用了“兴奋”这个词,在他们看来,科学探索是兴奋而快乐的一件事儿。这也许就是他们得奖的直接原因。

    路易斯·伊格纳罗给学生们讲起了小时候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想当化学家,结果在家里搞火药,把家里的地下室炸掉了。等我10岁时,我又对生物很感兴趣。于是我拿了一堆死动物回家解剖……”正在学生们捧腹大笑的时候,他认真地说,“生物和化学的背景,让我终生受益。多学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是有好处的。”

    “获得诺奖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中国人怎样才能获得诺奖?”面对这样的话题,阿龙·西查诺瓦用了几个词:“耐心、辛勤、幸运、激情。”谈到获得诺奖,几位大师均表示,“获不获诺奖并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我做了什么。我为国家富足和科技进步做了什么!”学生们被感动了,全场掌声雷动。

    现在的科学家们认为,“未来的科学家”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有开阔的思路,有逻辑性,治学真实。(记者 代小琳)

    生物学家透露最新研究课题

    转基因大米 能治糖尿病?

    只杀癌细胞不产生副作用的抗癌药、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转基因大米……昨天,“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进入第二天,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分论坛上,众多诺奖得主和嘉宾透露了科学家们正在潜心研究的题目。

    “一种抗癌药物,只杀死肿瘤细胞,不引起其他副作用,不会掉头发、吃不下饭。”这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正在研究的项目。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朱祯则告诉记者,未来的转基因食品不但可以解决粮食缺口问题,而且还可以起到功能性、治疗性、保健性的作用。他说,转基因作物第一阶段是抗性抗病,第二阶段是提高品质和营养,第三个阶段就是开发治疗性和功能性的食品,我国目前发展到第一阶段,研发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未来的设想,“现在也有中国科学家正在研究可治疗糖尿病的转基因大米。”他认为,生物转基因技术作为我国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内容正受到更多的重视。(记者 王大鹏)

  专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

 
王晓东

    我为何回国当“志愿者”?

    记者:您在美国事业稳定,为什么想到回国担任研究所所长?

    王晓东:我希望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全新体制、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所,这是对中国生命科学发展一个很大的促进。

    记者:体制“新”在哪儿?

    王晓东:我们的招聘“选人而不是选题”,具体做什么由科学家自己定,给他支持5年的经费,这样就不用急功近利,不用为经费去奔波了,科学家可以专心去想大问题。

    记者:听说您担任研究所所长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义务的?

    王晓东:我做这个研究所,完全是个“志愿者”。我们那个时代上学全不花钱,我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算是对祖国的回馈。

    记者:您怎么看待科学家回国创业?

    王晓东:我在海外招聘华人科学家时对他们说:我希望你们选择回国搞科研不单纯是因为爱国,而且要看你是否看好国内的发展环境。我个人就是爱国和事业发展兼而有之。

    记者:您是不是把获得诺奖当做自己努力的方向?

    王晓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一个人一辈子总是要做事的。现在趁我还能做事,每天还能看到结果,又是在为科学做事,又能为中国做事,已经是大荣誉了,要虚名有什么用?(记者 王大鹏/文 李木易/摄)

■相关链接  
  • 李政道:搞科研别跟着跑 培养顶尖人才三大秘诀
  • 北京25万打工子弟就读公办学校
  • 可能对学生造成更大伤害 警惕校园“冷暴力”
  • 父子户口遭遇战:父亲京城拾荒儿子16年无户口
  • 没有一个人反对:谁误导我们跟着错觉走
  • 浙江大学制定研究生学术规范 指导学生做学问
  • 大学风范与“装死猪”
  • 北大为何不告纽约时报
  • 高校收入制度将大幅改革 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