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面试实录”网上传 毕业生求职爱看“面经”
来源:新闻晨报     2005-12-3 11:03:00
 

    近日,笔者在沪上各大高校BBS求职版浏览时发现,不少学生热衷于将各自的面试经历详细记录下来传到网上去,这些“面经”也因此成为点击率颇高的“热帖”。 
 
    “昨天我在××公司的面试经过”、“××企业的面试程序”……近日,沪上各大高校的BBS求职版上纷纷贴出了类似的“面试实录”,从各个环节设置到面试所有题目的问答过程,甚至包括面试的时间地点,交通路线都十分详细,不少细节处还有些“友情提醒”。“我昨天就在网上贴了一个面经”,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小张告诉笔者,面试过后才发现自己的一些疏漏,详细记录下来一方面是总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后来人”,“我们同学之间已经达成默契,一有面试就把各自的经历都拿出来交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嘛。”

   大学生对于“战友”们的“面经”十分欢迎。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小刘说,自己现在看“面经”是“一个都不能少”,“即使去的不是同一家公司,也可以多了解各公司HR的提问风格,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了心里就很有底了”。相比市面上一些介绍面试技巧的书,小刘觉得同学写的“面经”更实用,笔者在各大校园网上也看到不少“求面经”的帖子。

    对于大学生热衷贴“面经”看“面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示,“过来者说”其实作用不大。联想中国华东区域人力行政总监曹金昌告诉笔者,也曾碰到不少将“面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应聘者,“但一般来说,HR的面试问题常会根据情况而改变,而且即使两次面试问题一样,HR想考察的方面也不一样,有可能是测你求知的动机,也有可能考察你的沟通能力。所以即使知道了题目,提前准备的答案也可能不是面试官想要的”。

    上海赫敦管理顾问公司职业咨询首席顾问曾黎认为,作为求职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解面试时哪类问题应该如何回答,怎样扬长避短,是有必要的。不过曾黎同时指出,切忌过分拘泥于“面经”,“照搬照抄是面试的一大忌讳,公司的HR大多阅人无数,是死记硬背的准备还是实力的体现,他们一眼便知。”曾黎建议,在吸取了一些面经经验之后,面试时尽可能展示自身的“修炼”,包括品性和综合实力等方面,“面试前最关键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些企业文化和产品,对公司有所熟悉,同时修饰一下自己的言谈举止、礼仪着装”。

 

■相关链接  
  • 城市副刊《龙门阵》征稿启事
  • 浙江丽水市一级幼儿园新标准出台
  • “面试实录”网上传 毕业生求职爱看“面经”
  • 就业基地定单式培养毕业生
  • 为求职简历打假 财大毕业生首度试用诚信证书
  • 手持简历“搏杀” 毕业生转战应聘直喊累
  •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9.8%
  • 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聘会30多万想招个博士没反应
  • 部分医科类学生就业遇“寒流”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