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广安9月29日消息(记者郑思均、文伟)今年以来,四川省武胜县把救助贫困学生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积极构筑起长效机制,确保了全县贫困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目前,该县已救助中小学失学儿童3446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65名,为贫困学生就学筑起了一座“爱心”长城。
近年来,武胜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不代表全
部群众的富庶。贫穷,在一些自然条件差或有天灾人祸的地方,依然存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资助学生的任务由县实事办分配到帮扶部门和副科级以上干部头上,列进单位和干部考核目标,以文件的形式落实;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专项资金列进了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小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学生的救助方案全面实施,救助标准全面落实,救助资金的使用全程监控。面对贫困学生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该县广大党员干部没有保持沉默:县委书记孙南带领有关部门上门慰问贫困学生,为贫困学生送救助金,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的救助事宜;县长刘兴汉定点帮扶贫困学生,个人出资解决帮扶贫困生学杂费和生活费;县委办党员与联系村接上帮扶对子,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组织该村3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到重庆大学等高校参观,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激情;武胜中学校长余中继发动教职工为18名贫困学生捐款5400多元。
党员的表率作用,各级干部职工的一片爱心,带动了社会爱心捐助活动的勃勃兴起,一个由党和政府牵头,教育部门运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贫困生救助机制已在武胜全面建立,亲情、友情,恤民之情,喜圆着每一个贫困学子入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