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高校办学贵在“一招鲜”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8-15 13:24:00 |
|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客观环境,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使学校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的认可度,是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检验标准。一所大学能否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一定的社会声誉,并非一朝一夕,自贴“标签”而成,也不是面临生存危机可以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更不是通过宣传鼓动就能一夜成名的炒作品。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奏效,而独具特色的人才必须通过一定周期的循环检验才能够被社会所认可、认同。任何一所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均应被社会认可才行。只有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声誉,使其毕业生成为“抢手货”,这样才能说,这样的大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各高等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瞄准社会发展前沿,扎扎实实地打造自身的专业品牌,不断创造自身所独有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有句俗话:“一招鲜,吃遍天”。高等学校只有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为具有“一招鲜”的人才,才能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高等学校一定要下大功夫、下大气力建设自身的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 近几年来,有些高校在办学特色上走向了误区,错误地认为,学校规模越大,办学特色就越鲜明;而办学规模越小,就无法形成鲜明的特色。事实上,办学特色与学校规模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哪一所大学是因其规模大、学生多、教师多而著名;也没有哪一所大学因其规模小、学生少、教师少而不著名。而办学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才是这些大学是否著名的根本原因。 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堪称为全球规模最小的一所大学。学校每年只招收学生200人左右,但学校却拥有40个学科,它的成功来源于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大师”和拥有大量一流的实验室和先进的研究设备。迄今为止,这所学校已经培养出了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立兹奖得主6位、全球闻名的阿尔都塞、德里达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大家和名人。而与此相反,有些学校虽然规模很大,却不一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地域的优劣并非是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绝对条件,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大学所处的地域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对吸引独具特色的“大师”、吸引各类拔尖人才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绝对条件,并非只有发达地区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才能办出特色鲜明的大学,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办出独具特色的大学就无法实现。那些地处偏僻、经济暂不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并非就无法建设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只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完全可以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