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改革与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8-30 13:10:0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高校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在招生人数、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以及校园改造、后勤社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总体来讲学校的发展是协调与平衡的。但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资金、校园规模、师资建设投入不足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样面临着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的问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真总结和反思学校近几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经验与不足,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走精品特色办学之路,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同时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我们还要进一步不断完善这些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包括:


  第一,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学校优秀的历史资源和光荣传统,准确定位,明确学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复合型、复语型的外向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保持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特色,不断打造独具北外特色的学科精品和人才精品;抓住机遇,寻求多渠道合作,不断拓展办学途径。北外是我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大学,解放以后,老一辈领导人把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外语人才集中到北外,形成了学校第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也确立了学校在全国外语院校的排头兵位置。改革开放以后,对外开放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学校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在英语、德语、俄语等外语语言学、文学以及文化、经贸、外交等专业方面形成了全国领先的地位。这样一个历史因素就决定了学校在今后的发展战略中必须走高层次精品外语类专业和特色外向型专业发展之路,而不能模仿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


  第二,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工作的“两个为本”,努力打造三支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使学校成为学生乐于学习成长、教师乐于教书育人的园地。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高校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才。因此,学校发展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都必须始终围绕着这个中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两个为本”的深刻内涵。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力以赴地培养人才,满腔热情地爱护人才,不惜财力、物力招揽人才。


  第三,要弘扬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科学治校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北外的改革发展,必须按照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建设和发展学校,当前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以下关系:北外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平衡与不平衡的、长远与眼前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办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学科发展与学生就业的关系等。民主治校,就是要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充分发挥教师主体的作用,发挥中层干部的中坚作用和学校老领导、老同志、专家学者的参谋作用,利用工会、教代会、学生组织等扩大师生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范围,在学校管理中要切实履行以人为本、尊重主体、尊重知识分子。依法治校,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切实争取学校发展的外部支持和政策环境,要加强校本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科研激励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出国进修制度等,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和各种利益。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建设上,要充分发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势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尊重教师主体的思想原创性和合理批判性,用科学理性、正确理论和生动活泼的人文关怀引领他们的价值体系。在组织建设上,要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健全党的组织,改进和创新学校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工作方法;要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务工作干部队伍;要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作风建设上,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认真搞好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保持清正廉洁、办实事、行实情、讲实话、求实效,全心全意为北外师生员工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保证。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还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的空间,制度是有力的保障机制,党建中要有合理的学习制度、奖惩制度、淘汰制度等,以制度促党建,以制度促发展。


  第五,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教学工作要在继续完善教学中心工作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专业口径,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不断挖掘语言潜能,不断延伸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在科研方面,除了科研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之外,还要在优势学科领域有重大的科研突破,要全面整合学校的科研环境,动员不同学科、不同语种的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在管理方面,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所有管理者都认识到大学的管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只有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全面跟进,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环境。

■相关链接  
  • 访南京化工大学校长欧阳平凯教授
  • 首任人大国学院院长 红学大师冯其庸
  • 考研名师:陈文登
  • 国学大师启功的哀乐喜怒
  •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改革与发展
  • 学年水平能力测试带来了什么
  • 中英专家研讨民办教育之路
  • 一民校“强留”考生引起争议
  • 立法禁止名校办民校合乎民意(采光)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