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杨守存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专门组织专家、教授和各部门党政领导,就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建议》精神,制订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一、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现新的规模、结构、效益的科学、协调、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校拟在本科专业现有55个的基础上,再增设20—25个,达到80个本科专业。新学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工科信息类、理科应用类、新型材料类、外向型经济管理类、国际经济贸易类、高新技术类、新型服务类等学科专业。在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计划建成博士二级学科8—10个左右,1—3个博士后流动站,8—10个硕士一级学科,90个左右硕士点,在校各类研究生数达到3000—4000人。在科学研究和重点建设方面,争取国家“863”、“973”等高科技重大课题1—3项,国家级课题50项以上,省部级课题100项以上。
二、构建教学研究型办学模式,适应大众化教育需要。我校制定的发展目标是:经过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省属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跨入山东强校方阵前列。为此,我们将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巩固提高继续教育,重点构建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提高基础学科,适度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建设优势学科。通过院系调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十一五”期间,还将较大幅度扩大招生数额,由现在在校生27000人,扩大到3—4万人。
三、向社会需求要效益,探索校地企联合办学新途径。首先,积极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把校区的科研成果嫁接给区域有关职能部门,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其次,充分利用教师教育和应用学科特色,为区域的基础教育和相应职业技术部门的创新发展,做一些理论铺垫和技术辅导。再次,积极承担为区域各职能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长短期培训班,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