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深圳一中学新生仍按不同层次分班,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反响,不断有来自省内和甘肃、湖南等地的读者向本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对于违反法律规定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行为,一旦核查属实,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限期予以整改。
昨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类似这种情况如果确实存在,将由学校所在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是一个绝对弊大于利的做法,新《义务教育法》对这种行为的叫停是坚决的,决不存在什么特殊考虑,“相关的处罚法律已经有明文规定,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责令其进行整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查核实后,一旦发现违法操作,应对已经设立的重点班予以坚决取消。”
而针对叫停重点班后一些以“特长班”、“兴趣班”等名目出现的另类“重点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师大的教育专家表示,特长班、兴趣班的建立应该根据学生兴趣主要采取自愿原则,而不是有些学校采用的通过考试划定的形式。
校方回应
“我们其实主张差班配好老师”
昨日下午,翠园中学主管初中部的副校长陈建宁联系本报,表示学校绝对不存在将学生划分四个等级的情况。“说实话,这种情况以前是有,但是今年新《义务教育法》通过审议后,学校就坚决取消了此前那些重点班的划分。”
陈建宁介绍,由于翠园中学初一新生多达近800人,而不同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确实也是事实,如果让接受程度快慢悬殊过大的孩子分到同一个班级,则不仅很难保证接受快的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也不能保证程度慢的孩子接受合适的教育。
他说,学校在新生的15个班级里初步将学生进行了大概分层,一批程度比较好的划分到第一层的8个班,其他的分到另外7个班。对两个层次内学生的分配完全是由电脑抽签完成,哪个老师教哪个班级也完全是电脑随机分配,因此绝对不存在类似重点班时代的教育资源倾斜现象,“我们其实反而主张,越是程度差的学生,越要配备好的、有经验的老师。”
对于两个层次的划分,陈建宁表示,这是出于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考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探索。“新《义务教育法》叫停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划分,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上也还没有一些明确的细则。我们自己现在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官方说法
“以后查出重点班就撤校长”
深圳市罗湖区委、区政府得悉本报报道内容后,组织了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报道情况进行了解。区委书记刘学强、区长鲁毅以及主管教育的副区长李树军作出批示,要求尽快调查落实,如果确实存在错误行为,应立即予以改正。
罗湖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李树军向记者表示,对于禁止设置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罗湖区从6月份新法通过审议后就组织了多次学习,在8月23日的新学年罗湖区校长工作会议上,他还特别强调了全区内的初中和小学绝对禁止设立重点班。“以后在相关的会议上,我们还将明确对出现违法行为设立重点班学校的严惩措施,一旦查出并核实哪个学校确实设了重点班,那你这个学校的校长直接撤职。我也建议深圳市教育局也可以考虑把这种惩戒规则明确提出来,让大家都充分重视起来。”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卢汉雄表示,校方工作确实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对家长的信息透明度和及时通报方面,“学校应该将自己在分班过程中的每一步做法都及时通报给家长。”
民间声音
叫停重点班家长观点不一
新《义务教育法》对重点班的叫停,目的在于做到教育的均衡和公平。不过,对于这一举措,家长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深圳一位初二年级学生家长陆先生给本报发来传真,表示自己的孩子就读的中学也有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分,他认为分班教育确实不公平,影响最恶劣的就是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在心理上感到受到歧视,
“我们在社会上被分成几等几等,连孩子在学校也被分成等级,我们这辈子没有特权也连累到了孩子,真痛心!”对于新《义务教育法》叫停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划分,他表示希望这一给孩子公平教育机会的法律不是一纸空文。
而家长黄小姐告诉本报,她的孩子在罗湖某中学念书,初一时就有过分班,“跟报道中所说的一模一样”。而今年学校又要重新分班,就是将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挑出来成立重点班,而且是所谓的优秀老师带优秀学生。黄小姐认为,只要设立重点班,就一定意味着存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也许重点班的学生是挣脸面的本钱,但教育资源应该是国家和全民的。”黄小姐表示,分不分班都在其次,把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是根本。
不少家长对于重点班的设立持赞同态度,最大的理由是因为孩子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他们看来,和成绩好的孩子在一起,在一个整体积极向上、爱学习的氛围里接受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绩也会相应的提高。有家长说:“家长谁不想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好班级,不为别的,只为孩子能有个好的环境学习。”
在网易论坛上,记者看到有网友评论说:“因材施教,早就成为一条公认的教育原则。分班分层次教学是绝对正确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有些学生自己都能将教课书看会,有些学生则听教师讲十几遍都听不懂,放在一起,有的吃不饱,有的撑得要死,怎么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这样对优秀学生和程度差的学生都是一种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