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北京青年报:将教育经费普济于普通家庭
来源:金羊网      2006-1-4 15:12:00
 

据国家有关部门资料: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79%,低于2003年3.28%的比例。而国务院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经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上世纪末要达到4%,但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媒体在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里给我们带来的“坏消息”,也让百姓对教育部周济部长“如果再出现乱收费问题,责任就在教育系统自身”的承诺颇为担心。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其经费必须靠国家财政拨款来承担。但基层教育部门确实很无奈,教育经费占各级财政预算的份额太低了。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若干年来一直只有2.5%左右,远低于世界3.6%的平均水平。而这点教育经费大部分还没有投入到义务教育之中。比如,1998年我国义务教育的学生数超过1.9亿,非义务教育学生2435万,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只占49.9%,教育投入有向高等教育过度倾斜的趋向。

在义务教育经费偏低的情况下,小学和初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在微观领域又进一步向城市、向重点学校集中,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正现象加剧。另外,我国的民办初等教育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是畸形的,一些地方的所谓“民办公助”,不过是将公办资源套上民办的外衣,而且被套上民办外衣的往往还是那些曾经是国家财政重点投入的重点学校。利用国家资源借机向社会和民众敛财,为少数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这就是某些人对刺激择校需求、额外高收费乐此不疲的动因所在。

现在,社会各界对收入分配差异过大、贫富分化悬殊的危险性已经有了比较共同的认识。现代经济学虽然在平等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未能找到良策,但有一点却是被公认的,即公平的教育会改变人的能力和生存状况,增进社会平等与公正。因此,即使在西方社会,由国家投资兴办公立学校,也成为解决由于先天差别不同导致贫富差异悬殊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正在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财政有必要加大向大众群体转移支付的力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投入。当前应当旗帜鲜明地制止和取缔义务教育高收费,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投入,真正实现义务教育财政负担,从而让家庭的教育成本切实降下来,维护好每个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要让周济部长承诺有底气,需要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需要将教育经费“周济”于每个普通家庭,“周济”于那些边远农村的孩子。

■相关链接  
  •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人们为健身返校园(图)
  • 燕赵都市报:教育成本"秘密"背后的难言之隐
  • 中国教育报刊社
  • 现代教育报新年致词:打造影响中国教育的精品
  • 新京报:警惕高校中的非教育成本高消费
  • 中国经济时报:高校教育“成本”因何成谜?
  • 港报:道德教育应落实 提高国人素质刻不容缓
  • 现代教育报记者新年抒怀:走在教育和新闻的路上
  • 2005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