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00年,中国教育报刊社深入学习和宣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三个代表”思想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宣传报道任务。
按照新闻出版署对报刊调整的意见,2000年教育部将《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划转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围绕中心工作完成宣传报道任务]
2000年中国教育报刊社所属报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贯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新闻宣传水平,力求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为改进和加强教育工作,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教育报刊社把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三个代表”思想,作为2000年全年宣传工作的头等大事,深入、全面、持久地做好宣传工作。开设专栏、刊发社论和发表大量文章阐述“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一重要思想。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2000年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围绕教育战线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报》组织策划了“西部行”大型系列报道,对西部11个省、自治区的教育进行了扫描式报道,为西部教育发展献计献策。
深入揭批法轮功,大力宣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针对李洪志及其追随者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制造谣言,煽动不明真相的“法轮功”练习者“护法”、闹事及其痴迷者自焚,破坏我国法律的犯罪事实,进一步剥去其宣扬的“真、善、忍”的伪装。特别对学校中的法轮功习练者,以生动的事例对“法轮功”歪理邪说据理据实地予以批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开思想扣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化解作用。
[围绕教育热点问题开展深入报道]
围绕教育部2000年工作重点,着力宣传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内容。
《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民族教育》对教育部的“减负令”作了大量宣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热潮。《中国教育报》围绕“减负”工作在报道形式上不断创新,全方位、多形式地报道“减负”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有力推动了减负工作。
《神州学人》围绕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慰问留学人员、副部长韦钰全面解释“春晖计划”、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等重点内容作了深入报道,受到留学人员的欢迎。
《人民教育》针对语文教育改革讨论中一些错误倾向、言论,发表了柳斌等同志撰写的文章,对引导语文教育改革健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努力实现一流的质量是中国教育报刊社2000年的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发掘典型经验、先进人物事迹,加大典型报道的广度、力度、深度,推出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重视对教育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报道,使报刊进一步贴近读者、贴近教师。《中国教育报》版面设计在2000年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提高宣传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中国教育报》还推出了网络版,取得较好效果。《人民教育》坚持每年推出一至两个高质量的重大典型经验报导,2000年第6期推出《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记李希贵和高密市的素质教育》一文,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文章发表后,有19个省市的近8000人到高密交流学习。《中国高等教育》改进和加强了“特稿”“本期话题”“专题报道”等栏目的报道,2000年有多篇文章被转载,其中仅《新华文摘》转载的就有5篇。《神州学人》2000年共出版104期260万字,成为许多留学人员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期随机访问者达到15万人次。
[组织第四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评选]
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颁奖大会于9月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会堂隆重举行。江苏省的杨瑞清等10位教师荣膺“十杰”教师光荣称号,上海市的钱君端等20位教师荣获“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党组成员张天保,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关壮民,原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等出席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