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哈市10所中小学试点开“机器人课”:填补了我国教育空白
来源:生活报     2005-9-26 7:53:00
 

   这个学期,对于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的同学们来说,上课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因为他们的课堂上增加了许多新朋友———会动的小机器人。据了解,从今年9月份开始,哈市在全国率先推出机器人教学,并在10所中小学校试点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课程。教育研究专家指出,哈尔滨市开设的“机器人课程”填补了我国教育的一个空白,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领域引领了教育理念和实际应用的变革。机器人课讲什么、机器人课的教材什么样、学生该怎样学……近日,记者对哈尔滨首创的“机器人课”进行了探访。

   大胆尝试机器人进课堂

   9月新学期开始,哈市第11中学学生孙强发现自己的课本中多了一项新课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孙强告诉记者,他以前只在电脑里或电影里看到过机器人,没想到今后能在课堂上和机器人零距离接触了。

   据了解,机器人教学原是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阶段才出现的课程,如今却在哈市中小学生中推出,一时间,哈市的“机器人课程”轰动全国。

   目前哈市的中小学“机器人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已开始试点教学,省实验中学、一中、三中、萧红中学、师范附小、兆麟小学等10所中小学校已正式开课。

   负责哈市“机器人课程”研究的哈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部主任杨青告诉记者,一般学校开设的信息课,讲授的都是计算机的用法。但随着家庭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许多学生早已在课外就掌握了上网、Word、各种语言命令等的应用,课堂上讲授的重复知识,让他们不感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就要有配套的新知识传授。“所以我们大胆尝试在中小学课堂开设‘机器人课’。”

    提起机器人,许多人会认为这是高科技项目,很神秘,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可是哈市在中小学课堂开设如此“高难”的课程,孩子们能接受吗?

   “我们生活中不经常接触,很多人从小没见过,才觉得机器人神秘,其实学起来一点儿都不难。哈市的‘机器人课程’是由哈市教育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在今年1月初联合开发的。在该课程启动前,我们请工大的博士进行了演示,之所以称为机器人,是因为它可以执行人类通过计算机编辑的各种命令。像我们生活中的声控灯、吸尘器、感应水龙头等都是机器人,只因为用途不同所以形状各不同。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计算机程序编辑的能力,就可以让机器人‘动’起来。在开设此课程之前,我们做过调研,现在哈市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计算机水平是完全可以掌握机器人知识的,而学习机器人知识,也可让中小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得到应用。”杨青主任解释说。

  “机器人课”培养后备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哈市的“机器人课程”是在今年初才开始立项的,经过哈市教育研究院的教师和哈工大博士们的反复研究,直到7月份哈市的首本机器人教材才正式出炉。哈市的机器人教材共分三册,小学、初中、高中各一册。

   据参与编写哈市机器人教材的哈工大博士鲍青山介绍,国际上机器人的研究,包括技术创新和后备人才培养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只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才开始机器人入门学习,比起发达国家,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落后。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完全有能力学习机器人知识,所以我们要提供硬件设备,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机器人知识。

   据了解,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度的不同,哈市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年试点开设“机器人课”。

   鲍青山博士说:“中小学同时开设‘机器人课’,起点是相同的,只是课本知识深浅不同。小学生强调掌握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中学生则要从各个角度了解机器人,不只是生活中的,还涉及机器人构造原理等。高中生计算机水平相对高些,从基础构造到系统程序研究、逻辑思维的应用等都有体现。”

   16日,记者走访哈市几家开设“机器人课程”的试点学校,看到不光有机器人教材,许多课堂上还“跑”起了真正的小机器人。

   据了解,机器人进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接触机器人,所以哈市的机器人课堂上也配备了教育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是由哈工大为哈市课堂教学研发的服务型机器人,专门适用于中小学机器人的教育。课堂上学生通过程序可指挥机器人行动。

   鲍青山博士告诉记者,这种教育机器人在全国也是首创,以前研制的机器人为的是科学研究,但这种教育机器人是用来辅助教学,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好助手。在老师讲授完基本思路后,学生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编辑程序然后传输进机器人中,在课堂上机器人就可活动了,计算机的知识也得到应用。

   授课方式别出心裁学生可自由“立项”

   “同学们,机器人聪明吗?”“不聪明,因为它是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变聪明”……这是16日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机器人课”上的一幕。记者现场看到,“机器人课”的授课方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有所不同,课堂上学生不再按课桌模式坐,而是三五个人分成一组围坐在一起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可以一起随时讨论。“身穿绿衣、脚踩四轮……汽车型机器人来了”,课堂上老师拿着真实的机器人进行讲解,机器人种类、构造……教师讲解完基本的原理后,学生则按课本的不同项目,让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

   学生刘雷和同组同学选择的项目是“教机器人唱生日歌”,在看懂了书上的生日歌乐谱后,他们进入计算机中的编程软件主界面,在输出模块中选择音乐模块;然后将音阶、音长输入;程序编辑结束后,再通过两条传感器接到机器人身体里,机器人就开始唱歌了。通过自己动手让机器人唱歌了,学生们发出了欢呼。

  “我的机器人可以躲避障碍、我们研究的机器人可以识别颜色……”45分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制作”出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记者看到,机器人课堂讲究的是研究式教学,学生分组试验、自己讨论,进行机器人功能的设计,教师则进行辅助辅导,机器人课让学生真正实现了动手。

   据了解,目前哈市开设的“机器人课”尚属于入门教育阶段,所以不设立考试制度和分数评比,每周规定授课两课时。

   明年哈市将全面开课

   哈市在全国首开先河设立中小学生“机器人课”,学生面对的是新知识,对教师们来说,也是新课程。为了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在8月份,哈市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的100多名计算机教师进行了“机器人课程”的专门培训。

   哈尔滨师范附属小学教师牛志刚说:“我们学校计算机教师从8月份一直到现在,每周都在进行机器人相关知识的学习。这个课程基本的教学思路是与信息技术知识相同的,但不同的是授课方式,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记者了解到,开设只有一个月的“机器人课程”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受到了家长的好评。哈市第三中学初中部田老师说,学生们对机器人课很有兴趣,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筹备为家里设计声控门厅灯、报警器,想让机器人走进自己的家庭生活。

   “学校开设机器人课后,我的孩子业余时间搞起了发明创造,要利用声音控制家里的灯,发出一声响,灯就亮了,再出一声就灭了。我这两天想去为他买个教育机器人在家研究,这样也让他可以远离网吧,机器人毕竟能带给他更多有用的知识。”哈市萧红中学初三年级家长孟莹对记者说。

   “课余之后,学生不进网吧,可以做什么?”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部主任杨青告诉记者,在中小学开设“机器人课”,开创了科技平台,让学生走进科学,业余时间学生可以与机器人朋友一同进行科学创造发明,也对网吧的不良诱导进行了阻止,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机器人研究提供后备力量。

   17日,刚从北京回哈的杨青主任和哈工大教授鲍青山告诉记者:“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对哈市中小学试点‘机器人课程’进行了肯定,哈市编写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材也通过审定,成为国家课本教材。”

   掩饰不住兴奋之情的鲍青山教授还告诉记者说,哈市机器人教材的出版填补了该领域的中小学教学空白,16日,他们与国家教育科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发行协议,今年末哈市的机器人教材将全面上市,向全国各地发行出版,这也是我省目前通过国家审定出版的第一本“国家标准”版课本。

   据了解,哈市“机器人课程”明年将会全面在哈市中小学校开课,市场上也将出售课堂用机器人。同时为了提高机器人教学质量,哈市还准备成立机器人教学的研究、培训机构。

■相关链接  
  • 作弊猛于虎 高校还有什么招?
  • 哈市10所中小学试点开“机器人课”:填补了我国教育空白
  • 维吾尔族家庭开始注重幼儿教育
  • 天津加快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 两千万为职教输血
  • 中国MPA教育蓬勃发展 83所高校被定为试点
  • “义务教育”不应是农民的义务
  • 清华大学在沪建立国家级实验室
  • 北京理工大学喜庆建校65周年
  • 同济大学:逾八成上海家庭不知电子废弃物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