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招生-校园-高考-考研-外语-自考成考-留学-幼教-基础教育-高教-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中外合作-资源-教育产品-求职招聘-在线报名-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教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维吾尔族家庭开始注重幼儿教育
来源:《新疆经济报》      2005-9-26 7:55:00
 

  近日,我在一次采访中,一位从事小本生意的维吾尔族妇女的一番话让我很吃惊。她说:“以前的维吾尔族人从不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接受学前教育,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都争着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园的老师帮我们照看孩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现在我的两个孩子上幼儿园一个学期中最少要花500多元钱,但我们再苦再累也要为他们创造条件,不想让他们长大以后也像我们这样尝到没文化的苦头。”

    随后,记者通过两个小时的街头民意测验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维吾尔族人非常乐意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其中包括诸多的下岗人员、特困家庭的家庭主妇。

    阿曼古丽是一位家庭主妇,她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在家里无所事事,完全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但她仍决定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让他接受学前教育,为将来打好基础。从采访中,记者看到了现代维吾尔族家庭对儿童教育的观念正在发生质的改变。

    从前,维吾尔族人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儿童教育问题的。他们认为,孩子是上帝赐给自己的,孩子一诞生,上帝就会安排他(她)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以及得与失)。这种宗教传统观念的作怪使维吾尔族人在生儿育女方面提倡“多子多福,多多益善”。因此,一对维吾尔族夫妇生七八个孩子的现象极为普遍。也就是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数量,而对他们如何进行教育倒是次要的事。

    自从建国后至上世纪80年代初,众多的维吾尔族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主要是以家庭教育为主,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学前教育。一般来说由父母或爷爷奶奶承担孩子早期教育的重任。他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显然,这些孩子身上的各种潜能以及识别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薄弱。在这方面,汉民族群众先走一步,率先提倡计生、优生以及学前三年早期教育。父母双方下岗,家庭经济再困难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也早不是什么新闻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疆少数民族跟其他民族一样面临下岗、失业等各种社会压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下岗和失业人员没受过高等教育,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维吾尔族家庭率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让他们接受学前早期教育。显然,这些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跟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孩子在智力发展、接受新事物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与此同时,不少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教育学专家们在各种期刊杂志譬如《新疆青年》、《美拉斯》、《新疆妇女》、《健康快车》上发表论文或言论呼吁全社会关注、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国外及内地的许多教育家关于重视儿童教育的专著也纷纷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

■相关链接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