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中国的教育业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老三,可以说让世界人民都要刮目相看;中国学校的暴力事件逐年飙升,学生与教育方的矛盾日益激烈,学生的情绪越来越暴躁,有人形容说“学生的屁股摸不得”。简单说,中国教育行业的暴利与暴力正被一把大锁连接在一起。怎样打开这把连接着教育两大弊病的锁头,不仅仅是教育部官员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关系到中国教育未来20年的命运和出路。
一.矛盾爆发的根源分析
学生方与教育方的根本矛盾是利益的争夺与保护的矛盾以及支付与获取不对等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盘剥是引发学生对教育管理者不满的根本原因。同时,他们为学校付出大量的金钱,在与过去教育低投入高社会回报的比较中,学生认为自己投入没有在社会效益中得到回报,这是矛盾激化的催化剂。基于付出与收获的不对等,学生越来越敢于对学校管理者“猖狂”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同样,学校管理者为了尽可能维护来自学生的收益,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校的低层管理者曲意迎合学生的要求,压制教师的尊严,这就造成了教师地位的严重低俗化。
2005年,学校暴力事件可以说是逐步升级,而且社会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真是教育暴力年年有,今年暴力特别多。从宁波的教师罚学生裸奔到浙江温州学生家长杀死校长;从湖北灾区的踩踏事件到贵阳的学生群殴;从北京大学学生自杀到重庆女大学生集体卖淫。这些事件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的教育不再是人类灵魂的修养所,也不再是干净圣洁的精神家园,而是沾染了众多社会弊病的矛盾体。
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教育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逐渐转向市场化操作。虽然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政府官员公开为中国教育的市场化负责,但是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早就在教育管理部门的默许下通过了教育市场化操作的理论讨论及初步操作,更为严重的是教育管理部门直接参与到瓜分各种收益的行列中,严重损害了中国教育的形象。2005年中国审计总署公布的审计数据表明:中国教育部大学外语四、六级违规收费竟达1.6亿之巨。一个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在中国教育领域的收费总额中恐怕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当前各种社会冲突已经凸显出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利益分配的不平衡,这就是我们政府所要尽力消除的社会不和谐。同样,中国各种教育暴力事件频发也突出表现出了中国教育资源拥有者和教育资源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争夺。因此,学校的暴力事件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或者偶然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深层次问题。中国学校里暴力频发只是教育资源拥有者与消费者矛盾冲突的表面体现而已。
自1997年中国高校全面实行收费制以来,学费年年高涨,即使没钱学生也要贷款交学费,国家美其名曰“助学贷款”;自1999年第一次突然扩大招生规模之后,学校的招生规模是急速膨胀,学校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具备了大集团公司的气魄;自第一次宣布高校可以合并和联合办学以来,各种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开始年年灌水,所招收的学生和培养的人才质量大幅度灌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之后,学生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机会成本之后却没有相应的人才需求保证学生的教育投入得到回报,教育部却要求大学生去从事低薪的工作,认为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改变···。面对这些铁打的事实,还有人极力鼓吹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我只能说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悲哀。
中国的教育的“暴利”状况不改变,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暴力”就不能改变。因为但凡中国的教育为了最大化获取利润的思路存在一天,中国百姓就会多一天认为中国的教育是在盘剥自己的。因此,无限制的要求学校做最过的让步,让教育成为一种“服务”也就是必然。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把自己定位在为了金钱而提供服务的层次上,所谓的灵魂塑造者形象又怎么存在。事实上因为对金钱的追求而放弃教育的尊严与少女为了金钱而卖淫是没有本质区别。当放下尊严去获取别人的钱,给钱的人怎么嫖都是没有办法拒绝的,无非也就是发一些哀叹的声音。谁叫你自己没有尊严的呢?
二.引发中国校园暴力的几个具体原因
第一.追求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生质量的普遍下降
对于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没有具体到高校里做过深刻体验的领导们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在这里敢说一句话:如果中国教育部的高级官员敢于微服到各层次的学校里去体验一个月,他们绝对会为中国高校当前的学生素质感到万分惊讶。男生夜夜不眠打游戏,女生忙着恋爱同居找大款,开口闭口我CAO我靠,学习成绩要依靠老师提分,考试前突击找老师要题卖题成为习惯···,这一切都成了普遍现象。曾经有人质疑过:不知道是中国高校的学生流氓化了还是新一代的流氓学生化了。这话虽然太过,但是我建议教育部的官员们抽点时间确实到各个层次的学校里去走走看看,不要动不动就是领导视察。要知道,在中国高校里能视察到的永远是光明的。
当中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出第一步之后,中国高校的准入标准就开始无限降低。再加上在高考招生中存在的腐败、违规现象,现在高校的学生素质确实很让人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