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教育规模的扩充及学校管理中的不透明导致教师队伍质量下降
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高校教学资源的紧张,突然扩充的学生规模导致中国没有足够的高校教师满足教学需求。因此,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吸纳足够的学生而降低师资要求,许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被变相充实到各教学岗位,这些新增教师的授课水平经常成为引发学生不满的导火索。
学校人事管理上的不透明使一些关系户、领导的亲属等角色为了抢占教育这块肥肉而通过暗箱操作进入学校的管理或者教学岗位,使高校里大量充斥着根本就不懂得教学管理的管理者。这势必也会引发各种冲突。
第三.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过早参与社会生活影响了校园的风气。
在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许多的课程设置已经非常陈旧,严重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而且这些课程在将来的工作中基本没有实际的用处,再加上就业前景的暗淡。导致大量的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实践领域,过早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学生把这种不良风气带到校园里,又进一步败坏了学习风气。
据笔者所知,当前许多地方院校大三以后的学生基本都不在学校上课,一进大四许多学生就开始奔波与各种招聘市场或者用人单位,要不就在各种公司打工兼职。这一现象使中国四年制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实践上缩水为三年制度或者三年半制,严重降低了大学本科生的培养规格。为了缓解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学校对学生为了工作而逃学的现象几乎都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第四.学校的价值观误导使学生越来越以单一经济指标(金钱)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导致学生在综合修养方面锻炼越来越少。
校长的车是林肯,处长的车是本田、科长的车是大众;校长住200平米的房子、处长住150平米的房子、科长住100平米的房子。这也许是中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一大特色,因为在中国高校里同时流行着行政的和经济的两大指标体系。这种体系成为说明中国人是否活得成功的一个标准。当这些现象真实地展现在高校学生眼里,所有的说教和综合素质教育全都是废话,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愿意相信没有金钱的综合素质。因此,功利化或者经济化的“身教”导致了学生的价值认同越来越缺乏多元性,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脱离人的理性。
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教育环境里,要让学生不浮躁很难,要让缺少金钱的某些女大学生不去卖淫或者找大款也很难。这,是人生的标榜作用。
第五.过时而空洞的教育方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当最终发现自己10多年的教育经历越来越偏离社会需求时,必然产生对学校的反感。
第六.中国当前存在着众多基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却取得了高等学校开办权的所谓高等院校。这些学校挂靠在一些比较有规模的大学校下面,以近乎欺骗的手法招生。这严重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形象,同时这些学校低劣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加剧了中国一部分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矛盾。
三.如何解开中国教育“暴利”与“暴力”之间的锁?
事实上,中国的医疗、教育、电力、电信等行业完全是供销不对等的行业,简单的讲就是这些东西既作为一种商品,又不允许老百姓讲价,也没有真正的时常竞争来平衡和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老百姓是必须要购买这些资源的,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傻到和教育部门及医疗部门去讲价。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愚蠢的。
中国的教育既然也属于依靠教育资源垄断可以实现“强势”销售的产业,那么它就属于一种依靠教育资源垄断对消费者形成的暴力销售,因为消费者没有丝毫的选择权。总有一天要受到中国百姓甚至是世界教育界的置疑,也许只有历史能检验这个判断。中国教育所谋取的不公正的利益是引发众多教育暴力事件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开暴利与暴力之间的连接呢?窃以为,只有以下几个途径可以还教育一个平和的尊严:
1.收回中国教育机构可以自行收费的权利,国家征收单独的教育税收作为支撑中国教育发展的经费。每个孩子在0—18岁之间的中国家庭按照一个经过严密论证和检验的标准向国家交纳专项的教育税,用于保证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他人完全平等。
2.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严禁在职的教师用自己的教师身份获取工资和奖金之外的收入。
3.调整国家的教育方针,将人的培养目标具体化,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到国家公民素质培养的战略高度来给予重视。
4.严格加强教育机构的人员任用,避免教育系统严重腐败是规避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不良现象的基本要求之一。
5.建议实施双轨制教育体系,将国家公立的关系国家前途的教育与私立教育严格分开。国家公立的教育机构必须在低收费或者完全依靠教育征税的前提下使中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趋于平等,保证国民受教育程度确实提高。
6.对高等学校的开办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那些没有能力办学却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学校并及早撤消类似的学校。
这些简单的分析和简单建议或许是教育部门现在的官员们不愿意去想去分析的,我的建议可能也是不可能被教育部门拿去讨论的。只是希望这种思考能为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能引起一些人对中国教育的警醒,如果真的这样,那也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