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
学科设置凸显学生技能
从去年开始,福州市及时调整了中职教育的管理理念,课程设置从以往的以理论学科为中心,转化为以模块教育为主导,加大了技能的教育比例。据了解,职教内容分三大块,即公共文化课、专业理论、专业实训。以前它们在教学中的比重是3∶3∶3,如今将改为2∶3∶5,迎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求三年制的中职教育必须有一年实习课程。现在的职校提倡“技能应用为主,知识够用为度”,让职校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同时,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也作了改革。例如以前福州市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因此目前中职校专业设置中,第三产业的学科比例高达80%以上。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化工、焊接、冶金等制造业比重有所增加。福州市教育部门将采用行政手段引导各中职校的学科设置,计划以每年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将第二产业的学科设置比例调整为40%左右。
职校老师不缺成就感
“中职校老师的困惑和处境我很理解,但老师们不应该为此觉得很没有成就感。相反的,应该是很有成就感才对!”严处长说,职教老师与普教老师不同,普教老师可能觉得学生考了高分、上了名牌大学是一种成就,但职教老师比普教老师更辛苦,要把职校学生从原有的层面扭转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人才,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就吗?所以,职校老师也要转变自身的人才观念,我们中职校就是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技术人才。职校老师的成就感应该来自扭转学生的人才观,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而不是计较学生分数的高低。
“擦亮双眼”明辨正规职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都想尽办法把孩子往普高、大学里送。殊不知,就读职高,寻求一技之长也是很好的出路。严处长介绍说,近几年,大学在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相比而言,职高毕业生尤其是一些省属、部属的重点中职校更容易就业。
数据显示,去年福州市职高就业率高达97%。许多职高生还未毕业就被企业“订”走了,且现在也有许多企业点名要职高生,因为职高生上岗容易,能为企业带来直观的经济利益。至于“去念职高的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念职高让孩子容易变坏”之类的观点已经成为历史。许多职校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严处长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中职时,可以亲自到一些职校去体验职高的变化。充分考虑这所职业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实训设备、就业推荐实绩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