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教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好孩子是信出来的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6-4-17 9:34:00
 
    N本报记者 叶琦实习生 吴坤虹/文

  一个聪明的孩子为何撒谎成精?上周,消息见报后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热心家长、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纷纷给林先生出谋献策,帮助纠正孩子爱撒谎的毛病。在众多参与话题讨论的读者中,大家都谈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孩子爱撒谎,家长先要自我检讨,因为孩子撒谎的根源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另外,还有家长认为,要对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每个孩子灵魂深处都潜在两面性,即“好孩子”和“坏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唤醒“好孩子”,打碎“坏孩子”———

  让他先玩够看够 心态平静了再做作业

  “孩子爱撒谎,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平时有没有对孩子做到诚信,有没有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读者陈先生自称与孩子关系融洽、子女也都十分勤奋好学,他认为,这个孩子虽然爱撒谎,而且还能把家长骗得团团转,恰巧说明这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家长为何不能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待孩子喜欢看电视、喜欢玩玩具的天性呢?既然孩子喜欢看电视,那就让他先看个够,爱玩玩具就让他玩个够,让孩子玩开心了,心态平静了,再来做作业也未尝不可嘛。省得孩子成天到晚地惦记着电视节目,根本不想学习的事,家长越批评,孩子越逆反,这样孩子能学好吗?

  关于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起到诚信的表率作用,陈先生举了个他自己的例子。例如他原来喜欢抽烟,被儿子制止,儿子说:“老爸,抽烟对身体不好,也影响身边的人,你戒烟吧!”“好啊,但是戒烟很难的,而且你也有缺点啊,吃饭的速度很慢、做作业也很慢,如果你能把速度加快,老爸就能把烟戒了。”陈先生说,自从他和儿子达成君子协议后,他果然把烟给戒了,儿子吃饭和做作业的速度也快了。

  不要把孩子当小偷防范

  成人也不愿整天被找碴

  致力于赏识教育研究的林捷冬认为,家长不该把孩子当成小偷一样来防范,成天搜集他的“犯罪”证据,至于请段警来协助调查、吓唬孩子,更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试想想,如果一个成年人,整天被领导盯着找自己的错,那种心情有多郁闷,还能专心做好工作吗?

  “每个孩子灵魂深处都潜在两面性,即‘好孩子’和‘坏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唤醒‘好孩子’,打碎‘坏孩子’。”林捷冬介绍说,生活中,更多的家长选择以挑剔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明明希望孩子聪明,却总说孩子笨,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笨,刺激孩子灵魂深处的“坏孩子”情愫滋长,可谓再聪明的孩子也会被骂笨掉。他提醒报道中的这位家长,不要老把孩子当作贼对待,这样只能刺激孩子成为真的贼。

 

下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