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招一个学生得700元 班主任也“趋之若鹜”
教育部门:学生和家长不能偏听偏信
核心提示
又到了秋季招生入学高峰时节,一些民办学校在招揽生源、办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成了学生及家长的投诉热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时加以协调解决。
陈先生来电反映:我是莆田的一位初中毕业生家长。几天前,有几个自称是厦门集美的大宇工贸技术学校的“老师”到学校招生,说不收学费,只收3000元押金。当我得知此事赶回家时,孩子已经跟着那几名老师到厦门去了。孩子没有联系电话,我担心他被骗了,希望党报协助查证。
调查附记:记者来到位于集美浔江路的福建省大宇工贸技术学校,一进校门就看见一个新生接待处。记者佯称有个亲戚的小孩准备到这里上学,自己先过来看看环境,并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份招生简章。工作人员说,今年的新生都搬到新校区去了。正好有位女老师要去新校区,记者便与她同行。
“代理老师”招揽生源
在路上,记者和女老师聊了起来。她说,学校今年已经招收了一千多名学生,大部分来自省内各县市,招生工作将持续到9月底。她突然问记者亲戚的小孩是哪里的,记者忙回答,“是莆田的,今年初中毕业,最近有人到他们学校做招生宣传,家长请我来看看。”“哦,那些人是学校聘请的‘代理老师’”,女老师说,学校在省内大部分县市都设有招生点,每个点有一至两名老师,但人手还是远远不够,于是就在当地发展“代理老师”,由他们到各个学校去招揽生源。每招一名学生,可得酬劳700元。“这么高啊!”记者叹道。该老师无奈地笑了,“为争取生源,很多民办学校都采用这种手段。”“代理老师都是些什么人呢?”女老师回答,一般是当地学校的老师,也有技校的老生,老生的酬劳是每招一名给500元。
班主任“客串”招生
记者来到了新校区,新大楼下聚集着不少新生,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一名来自宁德的男生告诉记者,他们那里一共来了40多个学生,都是初中老师介绍来的。他学的是计算机通讯专业,开学时交给学校2000元押金,说好了毕业时退还。他是半工半读,白天上班,每月底薪800元;晚上上课,每月交300元学费给学校。“有没有不交学费只交押金的专业呢?”他说不清楚。另一名来自邵武的女生说,她有个老乡去年就在这里就读,跟她说这所学校有多好多好,她就是这名老生介绍来的。记者来到女生宿舍,找到几名来自莆田同一所学校的学生,她们说,“我们班主任说这里很好,我们都很相信她,所以报名读这所学校。”
“扶贫”成了招生的幌子
记者从学生和家长那里还了解到,有些“代理老师”甚至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扶贫”的幌子招揽生源。莆田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到他们那里招生的老师自称是“省民政厅、厦门市民政局的”,准备招收100多名学生作为扶贫对象到大宇工贸技术学校上学,不收学费,只收3000元押金。
记者随后从厦门市民政局了解到,他们根本没有到莆田去扶贫招生。该校的招生简章上也注明,大部分专业每年的学费是3200元,有的甚至更高。记者以家长身份打电话到大宇工贸技术学校的招生办询问。接电话的人说,他们确有收押金的专业,但不是不收学费,而是从学生的薪金里扣除。比如电子技术和电子通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实行的是半工半读,入学时缴纳3000元押金,然后每个月从该生800元薪金里扣除300元的学费。记者问,如果学生中途退学,押金可以退还吗?他回答:“不可以”。对招生老师声称的“不收学费、只收押金”,他的解释是:“可能是‘代理老师’没有说清楚。”
法规还不健全所导致
集美区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的林老师告诉记者,不管是学校还是“代理老师”,向学生或家长做“虚假宣传”,都是不允许的。教育部门最近也接到一些家长或学生投诉,由于听信“代理老师”的宣传,直至开课后才发现学校没有“代理老师”说的那么好,要求退学时却拿不回学费。遇到这种情况,教育主管部门会要求学校退给学生应退的费用。之所以会存在这些现象,主要是目前相关法规还不健全,一些学校就打起“擦边球”,特别是有些民办学校不是由教育部门审批的,教育部门也无法对其实行管理。
最后,他提醒说,学生和家长要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对“代理老师”的话不能偏听偏信,最好在报名前到该校进行考察,比如,确定该校是否有办学许可证,设定的专业是否经过审批,对学校的教学环境是否满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