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生考试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素质教育能靠考试来实现吗?
来源:广州日报      2005-10-4 16:47:00
 

    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同学们最怕的是“黑七月”,近年来高考时间提前了,又成了“黑六月”,七月也好,六月也罢,“黑色”都只是一段时间的事,高中一、二年级“不识愁滋味”的“黄金时代”,还是很让人留恋的。但就是这高考和中考两次“大战”间的“喘息”,如今也被一些专家盯上了,他们建议在高三第一学期就对新课改的八大领域进行全省统一的“中学学科水平测试”,并将成绩的10%计入高考成绩,以引起对这场“会考”的重视。

    在高三一开始就来一次“会考”,支持者的理由说得振振有词,但其后果也被老师和学生们看了个透———高一、高二忙会考,高三再来忙高考。“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一旦实行会考,整个高中生活都将为考试而设。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考虑,增加一次“会考”,学生心头的阴影笼罩的时间更长了,肩头的压力也更重。再回头看看专家们提出“会考”的理由———防止偏科、打好基础、考察新课改的成效,这些意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着眼于素质教育的目的,却要依靠考试的手段来实现,实在是对素质教育最大的嘲讽。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口号越喊越响,为学生减负的措施也不断推出,考试对学生的重要性却未见削弱。这也难怪,应试教育搞了几十年,向素质教育转变,本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奇怪的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少教育者竟然也看上了考试这个“法宝”,觉得只有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内容也定下些“硬杠杠”,才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仿佛与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沾上了边,就能“点石成金”。不知他们想过没有,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真能靠考试来实现吗?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考形式已几度更替,身为最早体验高考形式改革的高中毕业生,我个人的感受是,从“理工科考七门、文科考六门”到“3+2”、“3+x”是在进步,而后来再增加综合科,则是改革中的反复。“3+2”、“3+x”,考试课程的减少,是为学生减负的最好办法,也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而增加综合科,也就是什么都要考,让学生一门课也不敢懈怠,看上去能迫使学生认真面对所有课程,但专家和老师们不妨扪心想一想,你们在高中学过的课程,如今还能记得多少?对你现在的专业和职业有多大帮助?“大而全”的结果很可能是“大而无当”。

    这是说考试,再说中学课程的设置。可能是对学校教育和老师过度迷信,提到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总有人觉得应该就此开一门课。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就提议学校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学生贪图享受不爱劳动,就提议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学生艺术修养不高,课余爱好太少,“药方”也是要加强艺术教育;最可笑的是,上了大学的儿子忘了老子供养他读书的艰辛,也怪学校里没教他要有良心。但多开几门课,学生的素质就提高了吗?多开几门课,素质教育就能实现了吗?

    10月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中美基础教育论坛上”,专家们指出,在中小学阶段,我国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比美国有明显优势,但世界级数学家和科学家的数量,却远远落后于美国。这是因为我国的教育体制并没有给英才少年飞得更高的机会。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对“天才”的重视和培育不够,“实验班”又都已取消。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不出天才的课堂常规教育,占用学生们的时间太多,让他们没有时间和空间发挥专长。

    “读书要自己用功”,如果课堂教学和备考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最终只会扼杀摇篮中的天才。要推行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就不应和考试捆绑在一起。面面俱到的考试,会让我们的中学生付出更大的代价,却取得最小的收获。(苏宁)

    

■相关链接  
  • 素质教育能靠考试来实现吗?
  • 乳山一小学改科教师要老师带
  • 河山中心小学强化德育教育
  • 贵港市中小学教育活动脚踏实地 学出特点改出成效
  • 沪上小学英语课本实现有声化
  • 小学校长千里来渝领空奖 凭空付出千元费用
  • 广西师范大学:加强师德建设创新师生互动教育模式
  • 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现津门被天津大学收藏
  •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给大学新生上德育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