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四月,武汉的早春清爽怡人,可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的杨吉安校长却心急如焚,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初三的一个毕业班,超过70%的学生,语文考试不及格。
采访(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校长 杨吉安 :离中考还有两个月,怎么办?)
在这个关键时刻,语文教师王泆朗被调到了这个班级。在王泆朗独特的教学方法指导下,仅通过60天的复习,全班语文成绩就由模拟考试时的70%不及格一跃上升为80%超过省重点中学分数线。在别人看来,王泆朗简直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1990年,王泆朗由湖北大学毕业后开始做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伊始,王泆朗就将“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协作的精神、鲜明的个性”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20个字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惟独不谈分数。
王泆朗认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但是,多年来,我们教书做得很多,育人做得太少。
王泆朗崇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她从不公开点名批评犯错的学生,而是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启发、引导他们去认识、思考。她批改作业只用铅笔,从不用红笔,为的是体现一种平等的意识,以探讨的姿态给学生一种被尊重的感觉。
王泆朗上课从不留作业。她只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随想,内容、字数、形式不限,这就是她所独创的“每日一练”。
学生“每天一篇随想”,王泆朗“每天一次批改”,日复一日,这种“每天一笔谈”的形式,使师生之间保持了经常性的密切沟通。正是师生间这种难得的真挚交流,使她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明确了她教书育人的方向和重点。
因此,看似简单的“每日一练”,正体现着王泆朗教育理念的深层次内涵。
王泆朗从不在意学生的成绩,但她所教的班偏偏每次考试都取得好成绩。王泆朗从教15年带过14个班,每个班的优秀率都超过90%。她的学生共参加过五届武汉市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五次都取得第一名。
王泆朗是一个既激情工作、又享受生活的人。
采访(王泆朗的同事 :她喜欢玩,每个寒假、暑假都出去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5年来,王泆朗利用假期,游历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座城镇。在旅游中所积累下的丰富人生阅历和广博见识,使她的课堂妙趣横生。
她说:我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想让他们学会生活。我就是想用我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他们。
我不在意学生是否记住了我教的知识,我只希望他们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想起我,那将是我最欣慰最快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