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生两极化:月消费八千元与两百元的写真
来源:人民网      2005-9-13 10:22:00
 


勤工俭学的大学生

  一个是月消费8000元不以为然,一个是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有人说这是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绝对写真。一份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正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编者按:一家民间商业调查机构发布的《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在受访的9804名大学生中,有27%的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19%的大学生拥有PDA(掌上电脑),12%的大学生拥有MP3,6.6%的大学生拥有数码相机。他们在大学“学习娱乐两不误”,可以游泳、健身、泡吧、买阿迪达斯、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和男(女)友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份报告进而宣称:今天的大学校园已经告别寒窗时代。然而,这个结论距离贫困的大学生还很遥远。

  “八千大少”的贵族生活在朋友圈里,大学生刘超(化名)被戏称为“八千大少”。说起这个称谓,刘超显得很不以为然:“不就是每个月生活费有8000多块钱嘛。”略一沉思,他笑着说:“难怪,是比其他同学多花了些!”

  刘超目前的身份是西安市某高校沣峪口校区大三在读学生。

  在一帮大学男生中,刘超相当扎眼,这不仅是因为其高大帅气,也由于其浑身上下的名牌“包装”。然而,一身价值上千元的行头在其同学看来,并不足以表明他的“八千大少”身份。“每周吃一次鲍鱼,每天最低档次也抽一盒‘好猫’。”其同学小章告诉记者,“八千大少”刘超真正的“少爷”身份体现在他的“猫鱼”生活上。

  从大一开始的每个周末,刘超都会专程到位于劳动南路的某酒楼享用鲍鱼大餐。“学校的饭菜实在咽不下去,我妈特批我每周大餐一次。”原来,来自铜川某地的刘超大一第一个周末回家时,其母发现他短短七天就瘦了很多,顿时心疼不已,知道儿子喜欢吃鲍鱼,就每月增加了2000块钱的营养费。“鱼”的问题解决了,然而,从沣峪口到南二环这家酒楼的往返交通问题却稍微有点麻烦。“我们这儿(沣峪口)到市区只能坐校车,又热又挤。我每次到市区都会玩到很晚才回学校,每次都打车,相对方便一些吧。”每次一个鲍鱼300元-400元,每月4-5次,刘超一项“鱼”消费每月在1500元以上。

  “‘猫’也是他的嗜好之一。”小章告诉记者,刘超喜欢吸烟,每天至少得一包,如果要给同学发烟,一天就得两三包。除了“好猫”,“芙蓉王”、“阿诗玛”、“555”等也都是刘超的备选品牌。据其身边同学估计,刘超每月“猫”消费绝对在千元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八千大少”刘超每月仅“猫鱼”生活就需要近3000余元。

  六个月一千的“小气”消费6月21日,空气燥热,当日最高温度39℃。西安某高校中文系小王同学,穿着一件洗得已经发白的深色短袖,领子褶痕的地方已经有些毛边,深色的厚裤子,一双半旧的皮鞋,尽管刻意擦过鞋油,却仍掩藏不了多次修补的痕迹。

  采访小王,是因为其被称为理性“超前消费”的故事。

  原来,为保证即将到来的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顺利通过,小王咬咬牙将下个月200多元生活费全部用来报名参加了辅导班。一个月的吃饭钱都用在了报辅导班上,他的举动被同学笑称为“超前消费”。小王来自陕南山区农家,全家务农。由于他申请了助学贷款,暂且不用为每学年的高额学费发愁,全家仅千元的年收入和他平时勤工俭学的收入,可基本保证其每月200元左右的生活费。

  知道记者来意后,小王从兜里摸出一张折叠得很方正的白纸,打开来看,原来是一张他个人的花费详单。“六个月只能花1000块钱!”详单的顶端写着一行这样的大字,下面则列出了吃饭每天花费5元—6元,洗澡剪头发共计10元钱,其他原则上不超过30元等一系列小内容。从大一入校开始,小王就养成了记账的习惯。“读了两年大学,每个月每一天花多少钱都记得。”他说,并不是因为自己心细,而是用记账的方式监督自己不能额外花钱。

  眼看放暑假了,小王说自己已经找了两份家教,估计一个暑假能赚600多块钱,下学期只要家里供给一小部分,生活费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小王眼里,生活费的完全意义就是“吃饭的花费”,大学两年,除了大一入学时家里给买的一双30元的皮鞋,小王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亲戚送的,花钱买衣服还没有被写入他的花费详单。

  据了解,在全省高校中,贫困生比例在30%左右,其中和小王一样的特困生占到了10%。

  大学生消费两极化分明不管是“八千大少”刘超,还是规定自己“六个月花一千”的小王,在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中,如此特征的群体是这个庞大人群的两个极点,虽然数量不多却特征鲜明。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这是某高校网站BBS上的顺口溜,发帖者声称,顺口溜对当今西安大学生消费“具有绝对写真力”。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了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2004年,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齐亚宁老师带领学生做的关于西安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就证明了这一点。

  调查显示,西安本地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被调查者中月消费最高的为2000多元,而月消费最低的仅160元。大学生的月食品支出平均在200元左右,与生活费月平均支出(420元)比率为47.6%,如果把这个比率看作西安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并将其与2004年西安市人均消费支出和食物支出比率相比,呈现出整体消费水平较高的态势。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消费离散的趋势非常明显,呈两极分化状态,个体间差异很大”。学生们在调查报告结语中如此总结。

  不同的消费方式和内容,反映出的极有可能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完全迥异的心路历程。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湖南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教师身心健康
  • 福建75所高校本专科招生招生18万人
  • “代理老师”招生不择手段
  • 大学生两极化:月消费八千元与两百元的写真
  • 规划越早离成功越近 把生涯规划告诉用人单位
  • 经理招聘引来上千跳槽老总 称压力大想换环境
  • 上海大三学生投资百万网上开店 小CEO眼光长远
  • 北京国企全国招聘500人
  • 宝洁:MBA招聘还需更加个性化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