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趋势预测
来源:北方教育     2005-7-6 11:12:00
 
    2005年研究生考试复试尚未结束,2006年考研已经开始预热了。根据环宇信息中心、测试中心所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显示,2006年考研将存在几方面的特点。

    (一)报考人数仍将增加,但总体增幅会放缓,报考人群构成更加多样化在报考人数上。2005年考研的人数有117万,报考人大的考生为1.9万。专家认为,由于考研人群的构成越来越多样化,2006年考研人数会进一步增加。一方面,2006年报考研究生的主力应该是2002级的本科毕业生,人数仍处在本科扩招的平台上;另一方面,现今大学毕业生里面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从前选择考研或就业的人群是分开的,现在很多人都是双管齐下,在准备就业的同时也准备考研,考上了继续深造,考不上就找工作。除应届本科生之外,比如高自考和在职的考生也逐渐增加。现在国家政策规定高自考的考生如果在研究生考试之前拿到文凭就可以参加考研,所以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考研人群;2004年国家明确规定在职考生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不需要单位签字、盖章表示同意,考完了之后再确定也可以,广大在职考生现在报名也很踊跃。

    由于人大本身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考研总体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引起人大报考人数的增长,但是由于人大招生规模的稳定性和考取的难度,因此增幅不会很大。

    (二)热门专业仍是报考热点,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研究生开设的400多个专业,仅前37个专业就集中了50%多的考生。而在北京地区的考生中,有近1/3的人报考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这么多人集中在名校热门领域进行竞争,无疑使专业课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希望进入这些“热门”领域的报考学生就需要在“复合型”、“外向型”、“个人特色”、“实践性”等方面下功夫。

    (三)专业课考试题目将更加灵活,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与前几年的专业试题相比,近年来各大高校的出题方向变得更加科学化,不只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还要求考生有研究发展的头脑,即不单单只会书本上的公式定理,更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个人的见解观点。这样才符合研究型实用型人才的发展。因此,在专业课的准备上,考生如果一味的死读书的话,是行不通了。人大历来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基础考查,并有自己学术上独特的理念,题目也不是有一成不变的答案,而是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所以,如果光看人大各院系指定的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对所报学科的最新动态的把握和关注。
■相关链接  
  • 2006考研英语复习规划与策略
  • 湖南:毁容考生欲整容誓圆大学梦
  • 数学 考卷分析·应试对策
  • 阅卷有感--专家不得不说的话
  • 我的英语考研长征
  • 200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趋势预测
  • 考研政治命题:八大规律
  • 备战2006的考研进程表
  • 考研择校必读-- 一个过来人的忠告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