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队伍的成绩,和主教练总是休戚相关。中国男排此次兵败大冠军杯,主教练邸安和再次遭遇信任危机。“换帅”的呼声让人难以回避了。虽然排管中心此前肯定了邸安和今年的执教工作,不过关于是否应该更换男排主教练的争论却愈演愈烈。
保守派:没有时间推倒重来
从选择邸安和担任新一届国家男排主教练就不难看出,保持备战2008年奥运会队伍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是排管中心在挑选主教练人选时的重要考虑。现在,距离北京奥运会不到3年的时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将队伍再重新整合已经来不及了。
按照国家队历来的规律,败军之帅一般都要在一个奥运周期甚至一个大赛之后下课。比如当年兵败广岛亚运会的沈富麟、悉尼奥运会落选赛失利的汪嘉伟。而邸安和却改变了这样的惯例,再次执掌主教练帅印。中心做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是邸安和在三年多的执教过程中虽然未能将中国男排带进奥运会的决赛圈,但他并没有像他的前任那样在与亚洲主要对手中有过惨败的历史教训。尤其是雅典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胜日本、克韩国,最终仅以小分输14分的微弱差距遗憾地未搭上去雅典的末班车。另一方面,面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排管中心也希望能够有一支持续稳定的队伍。
尽管中国男排今年战绩不佳,但是毕竟新组建的阵容已经基本成型,并且让人看到了上升的潜力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的观点认为,现在换帅是不明智的,且不说男排有没有可能在今后的3年里崛起,就是再进行一次换血,中国男排也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所以,相信邸安和是惟一的选择。
评述:创新才是一条生路
换一个主教练,是不是革除中国男排多年羸弱弊病的一剂“灵丹妙药”?其实,谁都明白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汪嘉伟在卸任男排主教练时曾说过:“实力差距是中国队最根本的问题。”要缩小这个差距,中国男排就必须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改变,否则谁来带队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男排除了在汪嘉伟带队时有过短暂复兴,其余时间里连称霸亚洲也只是痴人说梦,冲击奥运会决赛圈更是屡屡失败。在这期间,数任主教练铩羽而归,到了邸安和挂帅,起死回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中国排坛名宿戴廷斌曾经点过中国男排的“死穴”———没创新就是死路一条。现在的中国男排,虽然阵容是全新组合,但是在引入先进的技战术理念和训练手段方面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既然局限性的确存在,排管中心在选帅之初提出的“中西合璧”的设想或许是实践的时候了。此前美国传奇教练塞格林也曾来到男排,不过只是几天的走马观花,提了些顾问意见,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采用聘请国外的高水平教练作为中国男排的长期顾问,或者在欠缺的体能方面聘请体能教练等方式,做到土洋结合。这样,就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创出一条自己的路。
激进派:哪怕死马当活马医
似乎一夜之间,中国男排暴露出了与世界强队的巨大差距。这种情形下,人们对邸安和的执教能力产生了巨大怀疑。从他担任助教开始,已经在男排当了9年教练,担任主教练也已经有4年的时间,中国男排却始终未见起色。因此有观点认为,反正现在队伍已经跌入谷底,不如更换主帅让队伍有彻底的改变。
从邸安和坐上帅位至今,一直都有不同的声音。以前主要是在用人方面,老队员的三进三出国家队,一方面,说明他在“更新换代”和“追求成绩”之间摇摆,锻炼队伍的决心不够坚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邸安和上任后,并没有锻炼出一支过硬的新军,因此在关键时刻只得召回老将来争取好成绩。现在面临2008年奥运会打进前八的任务,邸安和已经没有选择,只得把宝压在这支年轻队伍上。从大冠军杯上的表现看,人们不禁怀疑,就这个水平还能打奥运会?
既然与世界强队已经有了如此之大的差距,已经充分说明主教练的执教水平跟不上目前的发展趋势。既然不变不行,换帅自然是最根本的方式,哪怕是死马当活马医,也不能看着男排这样“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