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中澳:澳中签署两项科技合作双边协议
|
来源:中国贸易报 2005-7-8 15:44:00 |
|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认为教育的国际化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途径---促进民间跨文化交流将有助于我们处理国际事务,并缔造一个安全而相互协作的未来。"这是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长纳森7月5日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作上述表示的。
纳森先生特别指出,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目前澳中双边合作正得到稳步加强。而澳中两国在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合作又有着广阔的前景。在描绘了澳大利亚教育与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后,部长先生特别强调了加强与亚太地区的交流以推进教育科技合作的重要意义。
纳森先生解释说,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澳中双边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在于这种关系促进了知识共享,加深了相互理解,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障碍,使两国携手共建一个"更小"而更美好的世界。部长先生说:"澳大利亚政府积极致力于加强中澳在教育与科技领域的合作关系,从而为两国子孙后代开辟光明的前景。"
据介绍,目前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五万。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致力于完善澳大利亚教育质量保障措施,以确保树立中国学生对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的信心,无论他们选择就读澳大利亚境内课程还是澳大利亚院校在中国开设的合作办学课程。澳大利亚政府也在积极鼓励本国的年轻人赴中国及其他海外国家留学,以丰富其学习经历。
7月4日,纳森还在北京与中国科学技术部长徐冠华教授共同签署了两项双边协议,以期提升澳大利亚与中国科技合作的层次,并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至关重要的科技合作纽带。
纳森认为,"这两项协议的签署充分体现了两国为加强双边合作并提升科技合作层次所作出的承诺。"
据了解,第一项协议是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与中国科技部续签的一份有关双方合作管理"澳中科技合作特别资金"谅解备忘录。这项资金规定双方每年各出资50万澳元,用于支持澳中在共同确定的重点领域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该项资金自2001年设立以来一直运作得十分成功,迄今为止共支持了26个项目,取得了多项互利互惠的研究成果,包括小麦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商业化。
第二项协议是一份意向书,旨在为启动"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打下基础。这项计划是面向两国有杰出能力并有潜力成为学科带头人的青年科学家设立的。参与本计划的科学家将有机会赴接待国了解其科技制度,通过与接待国研究人员交换意见而拓宽知识面,并建立相互间长久的合作关系。
在华期间,纳森部长会晤了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部长以及教育、科学与培训领域的其他高级别官员,并访问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