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考研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南开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谈研究生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网     2005-9-7 9:16:00
 

    采访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中国教育网”
  被采访人:南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教授,以下简称“佟教授”
  ※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
  ※学科建设
  ※师资力量
  ※研究生教育培养状况
  ※研究生待遇
  ※推荐免试政策


  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

  中国教育网:佟院长,非常高兴对您进行采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

  佟教授:南开大学始建于1919年,从1928年就开始了研究生的教育,历经西南联大、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阶段,至今,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历史已逾70年了。

  中国教育网:经过70多年的进程,南开大学一定积累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和培养模式,请您谈谈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佟教授: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秉承了张伯苓校长倡导的“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文、理、商”并重的发展理念,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全面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形成了“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搞研究”扎实的学风。

  学科建设

  中国教育网: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坚持这种扎实的学风尤为可贵。一个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跟它的学科建设是分不开的。南开大学的学科建设情况怎样?

  佟教授:学科建设一直以来是被学校放在“龙头”的位置,通过大力发展学科来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

  南开大学目前有100个博士点,157个硕士点,涵盖除了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南开大学的数学、化学、光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连续获得近三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的奖励;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工商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等主要学科都排在国家前10名。

  总之,南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

  师资力量

  中国教育网: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就是学科带头人、导师队伍的建设,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佟教授:一直以来,南开大学就广开求才门路,不拘一格用人才。有过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老一辈的杰出人才;现在,老一辈带起来的一批中青年的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对那些有能力、有成果、专家型的人才,南开大学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提供一切尽可能好的软、硬件条件,为其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南开大学拥有博士生导师444人,教授544人,副教授61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2人,已经形成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

  研究生教育培养状况

  中国教育网:有门类齐全、重点突出的学科,又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接下来,请您介绍一下南开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状况。

  佟教授:南开大学从历史上就很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高质量的研究生的标志就是他们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整个过程都围绕着“创新”展开。

  中国教育网:那么如何评价一个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个创新能力的标志性表现是什么?

  佟教授: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具有很强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能够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提高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表现为,第一,他的科研成果,即论文的水平。这里顺便提一句,去年南开大学有4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第二个表现就是,完成重要的、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课题。第三,有发明专利。第四,参与、完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咨询报告。

  中国教育网:与此相对应,学校出台了哪些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学生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佟教授: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从招生阶段就注重吸引优秀的生源,提高生源质量。其次,就是从整个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讲授内容、论文的开题、预答辩、答辩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考核。同时,学校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设立创新基金、创新奖励等。

  中国教育网:研究生从一入学到毕业都处在一个较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下,我担心他们的压力是不是过大?

  佟教授:这一点,学校也早有考虑,并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切实的关心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搞学术研究,又要参与科研项目,还要解决生活问题,很多研究生都到社会上找兼职工作等实际情况,南开大学从05年开始,大幅度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同时,鼓励教师将学生纳入到有科研经费的科研项目中,这样每人各种津贴和补助可达到700-800元/月。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出台了“2+3”的培养模式,在硕士生入学两年后实行学术和应用分流的政策。以上措施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使得师生的待遇跟学校的创新机制形成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

  研究生待遇

  中国教育网:佟院长,我相信广大考生一定对南开大学大幅度提高研究生待遇的举措非常感兴趣,请您着重介绍一下。

  佟教授:总的来讲,提高研究生的待遇的经费来源有以下几个:一,是学校每年从自筹经费中拿出700万用于提高学生每月的津贴和补助;二,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来给学生,没有科研经费的就没有资格带研究生,经费多的可以多带,对学生的经费补助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此外,还有多种奖学金、助学金供学生选择。

  中国教育网:的确很有力度,在天津市来讲700-800元,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全职岗位的月工资水平了。生源对一个学校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也是很关键的,各大高校也都在进行每年的生源争夺大战,请问:南开大学有哪些措施来吸引优秀的生源?

  推荐免试政策

  佟教授:除了以上提到的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待遇以外,我们很重视对申请“推荐免试”学生的选拔。“推荐免试”主要是面向56所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毕业生,当然对个别特别优秀的其他高校的考生,南开大学也会破格录取。“推荐免试”入学的学生能占到整个录取的20%;国家教育基地的免试录取比例更大,能占到40-50%的比例。

  同时,南开大学非常重视前期的招生宣传,在走出去直接到其他高校宣传外,我们要加大在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等主流网站上的宣传力度,宣传南开特色,吸引优秀生源。

  中国教育网:再次感谢您接受采访,也感谢您对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教育在线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预祝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迎来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佟教授:谢谢!

■相关链接  
  • 自考优秀人物冯习: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 自考优秀人物夏胜利:刻苦自学圆了北大梦
  • 从港务局工人到职业律师
  • 浅谈成考与自考、学历文凭考试的区别
  • 青岛高校“五招”力保新生上大学
  • 南开研究生院院长佟家栋谈研究生教育
  • 2006年考研仍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
  • 新学期:各国迎新各有新招
  • GMAT改革最新动向及官方详解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