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欢乐暑假悄悄结束,不能再睡懒觉的同学们离开了游泳池、电视、网络,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其实新的开始何尝不令人期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海外的同学们是如何迎接新学期、新老师、新朋友的——
火警鸣响开学第一天
英国 周晓峰(华威大学)
在华威大学这一年,最令我难忘的可能是开学第一天。之所以难忘,倒不是因为初来乍到倍感兴奋,而是因为仅仅一天,就让我领教了英国人对防火安全的高度重视。
我刚刚入住宿舍时就注意到,从墙上的招贴到人手一本的宿舍手册,到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防火和火警的告示,告诉学生发生火警的时候该怎么办。大家也都在传说,一年当中总会搞一次火警演习之类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开学第一天就响起了4次火警警报!而且其中有两次是在凌晨。
第一次警报响起时正值半夜,我还挺镇静的:关紧窗户(防小偷),带上手机、皮夹和钥匙,披上风衣,锁上房门,穿过一道道沉重的防火门,跟着大家一起平静地走出宿舍。走到外面,才发觉还是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换鞋。在室外温度不到5℃的晚上,笈着拖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不过我绝对不是最惨的,身边穿着睡衣睡裤的、连袜子都没穿的大有人在。在寒风中吸着鼻涕等了五分钟,感觉就像五年。好不容易警报声嘎然而止,大家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按照规定,即使警报停了也不可擅自进入宿舍,只有等工作人员宣布安全以后,才能重新进楼,违者重罚!
第二次警报发生在凌晨4点。这次大家就没这么老实了——警报声一停,大家就急不可耐地往里冲。虽然舍监在一旁声色俱厉地威胁要处罚违规者,但已经顾不得了:不是在里面被烧死,就是在外面被冻死!
另外两次也是“故伎重演”。说起火警原因,有的是因为在厨房里烤焦了面包,“肇事者”没有选择开窗通风,而是打开了厨房门,使烟雾进入了走廊……有的是因为洗了个特别爽的热水澡,得意忘形之下让蒸汽钻出门缝……而走廊里的烟雾报警器又特别灵敏。
有了这4次火警“下马威”,我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了不少。
迎新会:不“打”不成交
新加坡 黄慧敏(华中初级学院)
在新加坡,初级学院(即高中,简称初院)一般会在新生入学时举行为期3天的迎新会,除了几个老师监督安全,一切活动都由学生会的师兄、师姐们负责。
我清楚地记得有个游戏是让我们从面粉堆里取出糖果,但是不能用手。我们先使劲用嘴把面粉吹开,想让糖果自己现形,可这样进度实在太慢。后来我们干脆把脸埋进面粉里,用鼻子把面粉推开,再用嘴巴叼出糖果。你争我夺过后,大家个个成了大白脸,有人衣服上也满是面粉,初识的“彬彬有礼”全都忘光了。
迎新会最后一天的“世界混战”是争夺全校“冠军班”决定性的“战役”。各支“队伍”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护旗,有人冲锋进攻,冲锋队员们将后方传来的“水弹”全力“砸”向敌人的军营,不少“敌人”犯规,用“泥弹”代替“水弹”向我们“开火”……整个操场一片狼藉。
灰头土脸地回到家,妈妈免不了一阵惊呼。但也就是在这“枪林弹雨”中,在那一声声高呼的口号中,我和新同学迅速结成“死党”。看似疯狂的“胡闹”让大家团结到了一起。 “配对游戏”识新伙伴
美国 凯蒂·塞利斯伯格(加利福尼亚州阿卡迪亚高中)
到新高中报到的那天,老师基本上是用与学科相关的游戏让大家互相认识,很轻松。我觉得最有趣的当数西班牙语老师——考克斯先生的课。他一上课就发给我们一人一张表格,每个格子里都写有一句西班牙语,如“我擅长烹饪”“我有兄弟姐妹”“今年暑假我去了夏威夷”等。我们可以随便走动,以西班牙语向新同学询问哪句话适用于他们,并请他们在对应格子里签名。
不过不是每句话都能像“我迷恋篮球”那样容易找到“主人”。“我家养的宠物超过3只”这句话就让许多同学犯了难,谁家会养那么多宠物呢?嘿嘿,我家就偏偏养了5只宠物——1只狗、1只猫、2只鸟和1只乌龟。当大家知道这一消息后,疯狂地向我涌来,索要签名,那一刻我的感觉不亚于好莱坞电影明星。
最后,收集到最多签名的同学获得了一份大家都梦寐以求的“奖品”——可以“合法”地少交一次作业。虽然我并未获得这份“殊荣”,但还是跟新同学聊得很投缘。这个配对游戏使“自我介绍”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我是某某,我毕业于某初中……”,而是让我们自己主动去找新朋友交谈。同学们增进了解的同时,因为假期而被“荒废”了的西班牙语也被重拾。 (薄荷 译)
第一堂课前的几分钟
日本 周国荣(早稻田大学)
暑假过去了,大家又回到课堂。我们这个班的研究生来自世界各地,和同学一个月没见,自然憋了好多话要说。德国小伙阿莱克斯暑假里到南开大学学中文,他用标准的发音对我说:“吃了吗?”一下子把我逗乐了。班上一个男生假期到韩国时赞美韩国女生漂亮却遭到了白眼,原来他还补充了一句:“你整过容吗?”。
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大西居然戴了副墨镜,特别抢眼。他摘下墨镜后,只见他眼眶周围青肿,脸上还有几处擦伤的痕迹。“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很吃惊。原来,他被“庆应”的人“修理”了。
暑假是各所大学运动队的比赛季节,在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就数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的棒球比赛了。每当举行“早庆战”,两队选手都全力以赴,啦啦队和狂热球迷更是让现场一片沸腾。今年的“早庆战”早稻田赢了。比赛结束后,兴奋的大西就和一些同学到球场附近的酒吧庆祝,没想到遇上了正在“借酒浇愁”的庆应大学球迷,结果一语不和,在酒吧爆发了一场“球迷大战”,大西“光荣挂彩”。
“看来,酒不能多喝呀,我连后来是被谁‘修理’的都不知道。不过,幸好早稻田赢了,我也算没白受伤。”大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小林教授来了!”他夹着一本书走进了教室,开始讲课。我们把思绪拉回了课堂。大西不好意思地又戴上墨镜,埋头作起了笔记……
新学校:从害怕到喜欢
英国 劳拉·克拉克逊(兰开夏郡利兰圣玛丽中学)
开学的早上,我穿着难看至极、大了3码的大衣,一个人步行20分钟前往学校,尽管妈妈之前已经把去新学校的路线跟我说了好几遍,11岁的我仍感到非常害怕。
到了学校,我一天中最窘迫的时刻终于来临,我独自一人站在走廊里,许多我不认识的同学在彼此交谈。为什么他们之间互相认识而我却孤苦伶仃地站在角落里等着上课铃声响起?
还好,我终于在走廊尽头看到一个小学同学。在英国,中学会根据宗教信仰和智商把孩子分班,这也是为什么我起先见到的都是别的小学的同学而不是我的好朋友们。我走到我的好朋友那边才知道我的大衣并不那么讨厌,因为他们也穿着同样难看的大号外衣,和我一样傻。
九点铃声响起,一位老师告诉我们各自该去的班级。很幸运的是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在同一个班,但我们必须按字母顺序就坐。我姓Clarkson,所以我和一个叫Louise Campbell的邻座,她是个可爱有趣的女孩,我们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第一堂课是艺术课,我特别高兴因为艺术一直是我的最爱。老师要求我们用收集来的叶子和颜料做出一张秋景图。而我做的树叶拼贴画被老师作为最棒的一张向全班同学展示,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我的新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