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沟通是鸡同鸭讲
国内某调查公司的HR陈女士最近刚结束今年的招新工作。她告诉记者,企业最关心的是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怎么样?他能为企业做什么?而正在找工作的王玉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关心的是,你能给我多少钱?“如果你给我的钱不够我生活,那我不是在这儿浪费时间吗?我们很希望能在面试前就知道这个工作底薪是多少,可是每次都是面试到最后一轮才会谈到薪酬的问题。”
在陈女士看来,和王玉这样的学生沟通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薪酬体系,但是我们要通过几轮的面试才能搞清楚你到底值多少钱?”
职业规划要趁早
“沟通是双方的,但更主要的责任在学生一方”。小军说,“毕竟现在是买方市场,咱掉价了就得赶紧吆喝,还得吆喝得人家爱听。”一年的工作经历让小军明白了,主动沟通是学生进入职场必须面对的问题。
学生们正在努力地和用人单位沟通。调查显示,学生们最感兴趣,也最积极参与的两类培训是进入企业之前的入职实习培训和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可是,在有些专家看来,毕业前才开始了解企业、做职业规划有点“赶不上趟儿”。
学校的徐小平老师在他的博客上写道:中学、大学是人生打基础的时候。青年人除了埋头学习之外,无论如何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前途:将来靠什么谋生?
更有甚者,近期来上海开会的英国权威职业规划咨询专家SheilaSemple女士建议,要解决年轻人就业时的迷茫问题,应该从3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3岁听起来早了点,可是我们的大学生通常是23岁才开始职业规划。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职业起跑晚了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