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校毕业生明年咋找工作?
来源:海南特区报     2005-11-25 8:50:00
 
  毕业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2006年应届毕业生签约高峰也即将到来。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7000多人。对于他们来说,如何顺应就业形势、及时调整个人期望,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前提。昨天,省就业局局长林志向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海南省就业指导报告会上,分析了目前我省的就业形势、现状和需求。
   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
   “精英”转向“平民化”
   “200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很严峻!”省就业局局长林志向在报告会上说,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一直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至2005年大学毕业生,从115万人、145万人、212万人、280万人到338万人。2005年的人数几乎是2001年的3倍。我省高校毕业生也是逐年增加,2005年全省高校毕业生12000多人,2006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达17000多人。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就业”转向“平民化就业”。
  就业市场“五碰头”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据林局长介绍,今年我省新增就业岗位的目标是8万个,尽管就业机会更多了,但是就业市场出现了“五碰头”现象:一是目前正处于适龄劳动力高峰期,每年将自然增长劳动力约17万人,这也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走出校园的初、高中生。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大约需要转移8万人以上;三是下岗再就业需安置3.4万人;四是军队复转军人安置任务依然繁重;五是外省流入劳动力。五个就业压力交织在一起,使省内的就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岗位缺口很大。
   目前我省就业市场主要有三大突出矛盾: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这种严重的就业供需矛盾,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就业特点
   特点
  迎合市场“胃口”
  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吃香
   从就业率的统计情况来看,专科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好于本科毕业生,原因在于一些高职院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好于本科生,但挤占效应趋强。不管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研究生,大家都憋足了劲往好地方、好单位、好岗位挤,造成很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很高、条件苛刻,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并且大学生薪酬水平偏低。海口集中在1000元左右,下面市县更低。另外因为应聘场次的增加、地域的扩大、求职时间的延长,毕业生求职成本也相应增加。
   特点
  非国有企业、基层
  成为高校生就业主渠道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9月1日,我省到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1752人,占已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20.3%,主要是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各级教育、卫生等部门就业为主;到国营企业、金融单位工作高校毕业生380人,占已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4.4%;到部队和西部计划的高校毕业生为110人,占已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1.3%;到其他非国有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为6387人,占已就业高校毕业人数的74%。
   与去年相比,各类数据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绝大部分还是在非国有企业就业。表明非国有企业和基层已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特点
  更多毕业生
  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从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地区分布来看,在本省就业的共有621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比去年81%留在本省就业有较大改变,鼓励毕业生跨省就业机构初见成效。到外省就业的2683名毕业生中,80%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流向广东省就占51%。而生源地在中西部等经济落后的地区的毕业生返回率有所回升。
   特点
  新就业热点
  考公务员、投身西部计划
   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选择考公务员、进入部队、投身国家西部计划成为2005年毕业生就业的热点。
   今年全省公务员招考岗位792个,报名参考人员达9095人,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28%。报考人数与招录人数的比例与往年相比也大幅度提高,全省平均比例达11.5∶1,而去年平均比例为7∶1。进入部队就业和服务国家西部计划,如今年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我省招募70名,各院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共有394名毕业生报名参加,占应届毕业生的3.2%。
  就业现状
  总量少不均衡
  人才闲置岗位空缺并存
   尽管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很严峻,但也有很多就业空间,许多岗位需求缺口很大。
   林志向局长介绍说,目前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约12万多人,主要是企业事业单位,不含党政机关,占总人口总数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才总量偏小。另外,我省的人才结构不合理,我省目前高级职称大约6000多人,中级职称人才约3万多人,初级职称人才约8万多人,高、中、初人才的比例为1∶6∶13,而供应合理比例应该是1∶3∶6,显然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其次,我省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全省75%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比点,而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科研人员的比例非常小,许多岗位空缺。再就是人才分布不合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地区,其他市县特别是中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紧缺,尤其是教师、医生、法律人才。
   另外,一些新兴的产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很大,像IT行业中计算机编程、调试、维护、操作等人员。还有,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形成了大量的职位需求,如我省的旅游行业、金融保险行业、零售行业、房地产行业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空间。
  就业需求
  专业人才受宠
  土木工程就业百分百
   截至到2005年9月1日,我省各专业就业率排名,本科学历中,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地理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药学、护理学、旅游管理、英语教育等专业的就业率位于前十位,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为百分百。专科学历中,空中乘务与旅游、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音乐表演、市场策划、珠宝技术与工艺、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物生产、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就业率位于前十位。
   从供需总体情况看,应用性较强的工科类、经济类、医药类、外文类专业就业率较高,文史类、管理类、纯理科类专业处于供求相对平衡状态;法律类、农业类专业受行业局限较大。
  第三产业需求居榜首
   从今年上半年人才劳动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第三产业需求人才量稳居榜首,所占比重达84%,社会服务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旅游业等占大头。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市场营销人才仍然很紧缺,需求量占总数的53%,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技术蓝领”缺口大
   在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大量掌握高新技术设备使用技能的大学毕业生到这些生产一线的岗位上工作,即“技术蓝领”。像海马汽车厂,流水线上大部分一线装配工人都是我省大中专院校和技校学生。
  十大人才供不应求
   目前我省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的十个职业分别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编辑、翻译、室内装饰设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化工工程技术人员、部门经理、医疗技术人员。
  十大人才供过于求
   目前我省需求人数供过于求的十个职业分别为保管人员、中学教师、护士、法律专业人员、治安保卫人员、营业人员和收银人员、财会人员、电工、秘书和打字员、机动车驾驶员。
  就业支招
  大学生就业前要“四好”
   “定好位” 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拥有主动权,多数情况是单位挑毕业生,毕业生挑单位的少。这种现象大家肯定会遇到,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但不要悲观。大家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能给自己设置过高的条件,设置就业障碍。
   “填好表” 准备求职的各种材料包括推荐表、个人简历、求职信、身份证、获奖证书、资格证书以及能反映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其他证件等。求职信要简明扼要、概述一下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要体现自己的特长、突出自己的优势,还要写上毕业实习的经历、经验或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活动。
   “面好试” 面试时应做到从容不迫,从仪表、举止、表达上准备好。同时要注意穿着打扮,既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不修边幅,要符合一个学生的身份,如果没有更适合的,一身干净整洁的学生装就不错。给人一个整洁大方,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印象。
   “留好心” 求职过程中要留心自己的合法权益,注意求职陷阱。要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了解劳动用工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劳动法》,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相关链接  
  • 你想成为航天人吗 报航天专业要走出三大误区
  • 新航道名师指点英语四级冲刺500分全攻略
  • 06年考研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全备忘录模版
  • 高校毕业生明年咋找工作?
  • 校企“联姻”打造人才3400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 南昌首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明举行
  • 马拉松赛公务员考试同时进行 部分路线实行交管
  • 明年高考艺术类考试将有重大变化 考生实行提前报名
  • 四项资格考试今起公布成绩 明日网上可查询分数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