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灵石县万人修路建校动员大会拉开中小学布局调整序幕。两年多时间,该县先后投资2亿多元,大力度调整中小学布局,全方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两年多来,灵石县先后投资2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39所,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小学由原来的403所撤并为72所,初中由22所撤并为20所,农村中小学校平均人数由原来的60人增加到300人,取消了复式校、单人校、包班校和百人以下学校,实现了规模办学,确保了学生不流失,所建学校的设施设备配套齐全。
在灵石县王禹小学,校长高兴地说:“除了全新的校舍,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开齐了英语、体育、计算机课,教师也能一起研究讨论业务了。”以前,王禹全乡31个村就有28所小学,其中15所为单人校,最小的村只有3名学生。布局调整后,王禹学校成了全乡惟一的学校,乡里的煤矿企业捐资920万元,高标准建成了这所全日制、寄宿制的小学和中学,学校现在成了全乡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一些村民为此还迁居学校附近,拉动了小城镇建设。
今年4月,灵石县委、县政府又一大胆决策付诸实施,设于该县静升镇的一所综合高级中学破土开工,总投资1.4亿元。这项工程被晋中市列为“双百项目”重点工程,预计明年6月基本完工,明年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有8000余学生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