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毕业生要死守大城市 宁当办事员也不去小城市
来源:时代商报     2005-11-3 11:17:00
 

    24岁的张扬是渤海大学中文专业05级毕业生。在毕业的4个多月时间里,张扬一直赋闲在家,等待父母的安排。“到小城市就业多没前途。再说,父母也舍不得我像他们那样上山下乡地吃苦锻炼啊!”

  与张扬一样,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可在大城市里奔波劳碌,也不愿意到基层稳定就业。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大多是家长影响孩子的就业思路。省人才中心刚刚公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人才需求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全省人才市场求职人员总数18872人,而沈阳、大连两地就吸引了总求职者的76%以上。

  宁当办事员也不去小城市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沈阳、大连的大企业的招聘摊位前人满为患,而其他小城市和基层县、市招聘单位摊位前却门可罗雀。

  辽宁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张林本来比较中意锦州某石化公司的化工工艺岗位,但考虑锦州的就业机会比沈阳少,父母又不希望他离开家,就主动放弃了。最后在父母的安排下,张林在沈阳一个街道办事处做起了办事员。锦州某石化公司招聘负责人贾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公司比较缺乏精细化工、化工工艺等专业人才,他们是第一次来沈阳招聘,但结果令人失望,来应聘的专业人才寥寥无几,毕业生大都紧盯着大城市的单位。
  父母观念影响孩子就业观

  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今年毕业,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说:“到外地或郊区找工作会容易些,但作为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留在身边。”

  辽宁大学中文系的李进自从考研失败后,已在人才市场“泡”了很长时间:“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沈阳好得多的工作和待遇,但我还是不愿去。十几年寒窗苦读后,又要回到县市,自己心里憋屈,父母也不认可。”记者了解到,家长观念、收入、发展机会和生活水准是大学生死守大城市的原因之一。

  “小城市”发展空间更大

  “事实上,沈阳周边一些城市的发展机会要宽泛得多。”省人才中心就业指导专家孙凤岐介绍,由于小城市非常重视毕业生,常常重点培养,只要肯干,三五年后大多能担任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一些企业还为毕业生提供如安家费等优惠条件。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中小城市纷纷出台了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如铁岭为了吸引和留住本科以上毕业生,鼓励高学历毕业生到生产型企业及市区内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生产型企业就业,规定每人每月发给3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据粗略统计,铁岭市每年要拿出1000万元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政府拿钱为毕业生买岗位。孙凤岐还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省即将出台一系列引进技术型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关链接  
  • 大学毕业生要死守大城市 宁当办事员也不去小城市
  • 大学生参军年龄上限截至23周岁
  • 大学生实习要注意维权
  • 中国高素质大学生短缺 将有碍中国经济增长
  • 南京大学生从让人吃豆腐“得志”
  • 大连高校倡导大学生“写家书”
  • 丽兹·赫莉:自己穿比基尼的好日子已经结束
  • 专家总结“9·11”教训 摩天楼应便于人员疏散
  • 法国一男子骑自行车跌落井中 5天后方被救出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