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从学生轻生看教育对学生心理关注的缺失
来源:新华网     2005-8-3 9:46:00
 

  不到100天,某著名大学连续发生了三起学生坠楼身亡的轻生事件。据该校一位教授称,不少名校,这段时间的跳楼轻生事件“比历年多,而且较为集中”。

  本该灿烂的生命竟这样被自己轻飘地从高空掷下,闻者心惊复心痛。
高考录取已到尾声,名校是多少孩子一心向往的地方,能进去的,也不乏聪明。那么,这些轻生的学生,能解开课堂内外如海的难题,何以解不开心中的死结呢?

  对此,该校一位教授的评论有三条:一是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差异;二是对大学生的社会评价降低;三是学生缺乏社会和家庭责任感。

  相信这都言之成理。但是,其中恐怕缺了重要的一条: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关注的缺失。既然这样的现象在一些高校已经集中出现,校方有没有采取什么预防措施呢?是否对学生有足够的人文关怀呢?是否在学生有异样表现时予以充分关注呢?再推而广之,我们是否过于重视了“大学之用”,而忽略了“大学之道”呢?是否在人文精神的缺失背景下缺少对人的尊重呢?忽略“人”就等于抽离教育的落脚点。党和政府早已关注到这一问题,今年初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让我们心惊的,还不光是学生轻生。不久前有关媒体对中科大第一届少年班的报道,披露了一位“神童”的故事。我们才知道,当年这位超常生竟不能自主选择专业。为了校方的荣誉,他被告知“既来之则安之”,不允离开科大。至今,校方也没有表达歉意,只是再提及少年班时,略过了他,转而举另外的成功者为例了。

  还不只是对学生的尊重,从整个教育氛围来看,我们是否也需要加强对学校个性的尊重?近年来的名校热,将“成功”的概念挤逼得越来越窄,非名校的吸引力严重弱化。将财力人力过度集中于“名校”而忽视对非名校的拉动和鼓励,事实上是在为名校崇拜推波助澜,不但掩盖了名校的某些缺失,更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诸多高校的市场化、商业化色彩,使得大学本该担负的社会使命,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都渐付流水。

  不光是大学,我们的教育链条中似乎也都应当进一步倡导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切。以工业化的流水线作业方式培养人才的教育,对普及国民教育功不可没,但是,流水线方式只见整齐划一的产品和唯分数是从的标准,却往往容易产生漠视人文关怀、个性尊重之弊。

  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生命的无端逝去,表明了教育的局部缺失。对这些局部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都应当认真思考,找自己的不足,担自己的责任。特别是学校,更应当反思是否履行了“培养”基地和熔炉的身份及职责。这种担心并非多余。

  不久前央视做过一档节目“老师的烦恼”,嘉宾是校长和老师们,有的校长坦然地把学生的问题一股脑地推给家长,对家长的不满气氛充斥于会场,家长会上有家长看报纸,校长便武断地说:他如何能教育好孩子?这让人看了有些悲哀。固然,学校也许习惯了教育者的地位,但千万不要不会反省自己了。

 

■相关链接  
  • 漫长的自学历程 从中专生到清华研究生
  • 冲刺指导:最后阶段管理学考研总结
  • 上海高职高专二志愿投档开始
  • 高校“禁租令”渐解禁
  • 招生信息多虚假 业内人士怒揭高复班黑幕
  • 小骗术为何行骗全国 重庆车祸诈骗案揭秘
  • 国内外音乐专家再论中国音乐教育状况
  • 全国工会启动金秋助学活动 扶助困难职工子女
  • 专家:珍惜录取机会 不上大学读高四不可取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