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文理交融铺新路——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
来源:湖北日报     2005-11-2 11:06:00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流,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理工科大学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应该走文理交叉、融合创新的路子。”

    9月底,在华中科大举办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60多位专家、学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人类文明的双翼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双翼。若失去任何一翼,我们无法想象,人类如何能在历史的天地中优美滑翔。

    庄子不是物理学家,却提出了“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命题;屈原只是一位诗人,而他的《天问》以非凡的科学勇气,向宇宙和生命提出深沉的叩问。精美绝伦的曾侯乙编钟,令人惊叹于楚国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可离开了“五音繁会”的音乐,它又怎能拥有如此动人心魄的魅力?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动共振。如今,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更显示着两者正在交融与合流。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认为,这种交融与合流表现为不同层次。在基础科学层次,这种合流表现为研究方法上的趋同,数学方法、模拟方法、计量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的财富与手段;在应用科学层次,这种合流反映在科学内容的相通上,一大批边缘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已经或将要产生,称为“自然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的自然科学”;在工程技术层次,这种合流体现在“自然的社会工程”或“社会的自然工程”大批涌现上。

    当今,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环境问题,基因克隆问题,其内容已远非单纯自然科学范围所能涵盖,而是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地融合在一起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无一不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理工科大学的转型

    长期以来,按国家规定,所有的理工科大学生都要学习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课和基本文化知识课,文科在理工科大学中处于辅助和服务地位。后来,一些大学虽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仍是将其作为理工科教育的辅助部分,较少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和学术地位。

    近年来,单科型和多科型大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综合化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成为各高校自觉发展方向,原有单一的理工科大学纷纷创办自己的文科。文科建设在理工科大学的转型中具有了特殊地位。

    “我国的理工科大学基本上是在1952年前后,按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所所长欧阳康说,苏联模式强调将人才培养直接与社会生产对接,如陶瓷专业的学生可能就只学习怎样做杯子,甚至只做哪一种款式的杯子。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当时曾对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缺陷也逐渐显现,尤其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理工科大学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片面认识: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真才实学,搞人文社科研究的都是“空头理论家”,没有价值。欧阳康反问:有哪种自然科学与人无关?忽视了宏观的、基础的、复合的和理论的方面,怎能推动和催生出重大的发明与创造?怎能培养出创造型和大师级人才?

    当前理工科大学普遍出现重视文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他认为,这正是走出多年来片面发展的轨迹。

    科技助推文科建设

    新时期的学科发展呈现出交叉特色。当自然科学“软化”,日渐重视社会价值、伦理道德等问题时,人文社科也趋向“刚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这意味着理工科大学在文科建设中,传统的理工科优势成为得天独厚的助推器。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邓淑华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向科学技术借鉴,在理工科大学便有着这种现实需要性和“近水楼台”的可能性。这也是一种优势与机遇。国内有的理工科大学在某些文科的研究水平并不逊于综合性大学,如“科学哲学”。

    处于知识经济与网络化时代的文科建设,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一支笔、一本书”做科研。华中科大依托于“985”工程,建立了一批文科实验室,如经济学科实验室、语言信息处理与研究实验室、当代哲学信息库、英语语料库、科技法研究所实验室等。这使文科的科研条件大为改进。

    去年,国家社科基金首设重大项目,我省有两项,华中科大便占了一项———“汉语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汉语史研究”,即 探讨汉语史这种具有古老传统的学科与现代信息科学结合的途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研究,并将汉语史学科最重要的基本典籍转化为数字文献。

    以前学者研究汉语史时,长年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帙中,往往抄写成千上万张卡片。也许不久的将来,在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他们有望告别“穷经皓首”的时代。

■相关链接  
  • 文理交融铺新路——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
  • 查尔斯伉俪即将访美 美国群众普遍热情不高
  • 一年过半百德国妇女日前成功生下第13个孩子
  • 英超:米堡大胜曼联 范德萨郁闷度过35岁生日
  • 美国人:越来越爱吃寿司有助于保护海藻资源
  • 美国加州旅游胜地为市民印刷海啸安全手册
  • 穆里尼奥讥讽阿森纳主教练温格为“窥视狂”
  • 在愉悦自信中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能力
  • 让材料和环境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