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正是由于问题的出现,引起探索活动,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材料密切相关,所以要培养孩子的问题意思,教师就要根据孩子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下面就以科学活动为例,说说环境与材料的作用。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引起兴趣。
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凡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还会怎么样呢?”他们愿意进一步去探索、去发现。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激发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实例一 蜗牛喜欢吃什么
一个雨天的早晨,我们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散步,当孩子们看到花坛中有几只蜗牛,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带回了教室。每天,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科学角,他们小心地摆弄着那些大大小小的蜗牛,还不时地谈论着,看来他们对蜗牛越来越感兴趣了。他们对“蜗牛到底喜欢吃什么”这一新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们准备了一个试验区,其中放了各种蔬菜的叶子、饼干、小草和树叶等等。通过实验,孩子们直接地、真实地了解到了蜗牛喜欢吃什么,而且他们会主动向其他同伴或家长等交流。成功的经验使孩子提高了自信心,促进了交往能力,孩子们变得更爱提问了。
二、家园社区多方合作,共同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获得经验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探索科学的环境和材料也是家庭、幼儿园、社区多方合作共同创设的。实例二 大白鲨是什么样的?
一次,一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本关于《鲨鱼》的书,好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看,他们对鲨鱼产生浓厚的兴趣,到处收集资料,在交流时例举出许多种鲨鱼,有豹鲨、长尾鲨、日本扁鲨、大白鲨、路氏双髻鲨等。万陈阳问:“老师,大白鲨什么样?我想看一看。”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我们登出海报,请家长帮助我们。家长们纷纷带来了大白鲨的图片、书籍、照片、光碟等,施悦文在爸爸的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许多大白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顾晟迪的妈妈还从电视台借来了《国家地理杂志??大白鲨》的录像,孩子们争先传阅看得津津有味。有些家长还带孩子去海洋世界参观,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大白鲨,还知道有一种鱼可以制服大鲨鱼,并且对海洋生物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作为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幼儿深入探索,收集资料,家园、社区联合起来共同创设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三、环境和材料暗含一定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激发幼儿问题意识。
教师精心地选择、设计和安排,使环境和投放的材料具有一定的结构,即暗含着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关系正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应。幼儿通过探索环境和操作材料,发现特征及关系,获得经验。
我们小班老师为孩子提供具体、形象的环境和材料,如立体天气标记和真实的婴儿衣服,幼儿思考的是如何摆放;中、大班老师提供的材料是卡纸、图画纸、笔等半成品,需要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幼儿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做天气标记,大班的孩子还会问:“我可以画画表示吗?”“用符号表示行不行吗?”孩子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暗含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并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积极参与环境创设,产生师生互动效应。
环境、材料创设的意义不仅是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中,通过幼儿的参与而产生互动效应。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有许多新发现。他们互相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要相信、激励幼儿的发现。
实例三 “水管”为什么会漏水?
科学角里的废旧卷筒纸芯、透明胶带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商量后决心做水管。当他们把卷筒纸芯连起来以后发现:水管漏水。有的小朋友提出,用透明胶贴,几个幼儿费了好大劲把水管粘好了。汤浩恒说:“倒水试一试。”“哎呀!怎么又漏水了!”孩子们大声地叫了起来。“为什么我们洗手间的水管不漏水呢?”我和幼儿一起观察。陈钰文说:“水管是有大有小的。”“对大水管包住小水管就不会漏水。”周文凯说。第二天,我号召小朋友带了各种各样,不同大小的纸筒,又来做水管。一大一小两个水管套在一起以后,发现水倒得快,会漏水,水倒得慢,就不会漏水。为什么呢?洋洋:“老师,这里有缝。”文文:“让我们用棉花把它堵住吧!”最后,幼儿发现只有将两个合适的管子套在一起,没有缝隙才不会漏水。
此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所探索的问题是他们真正想知道的东西,教师应该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问题,与幼儿有效互动。同时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丰富活动材料,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此,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应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环境和材料,这样不仅帮助幼儿学习探索科学的方法,同时也让幼儿获得学习科学的方法,这对幼儿来说是受益非浅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真正体会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积极创设环境,丰富材料,激发幼儿问题意识,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