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到期末,武科大大三学生严俊却并没有平时的轻松,一周内,他要准备5门功课的补考,为以前欠下的功课“还债”。据了解,新学期伊始,各高校内像他这样忙着补考的学生不在少数。据武科大一项对该校大四3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71%的学生曾经挂过科,而该校冶金专业某班大一时有31人,到了大四有22名学生都曾经挂科,部分学生被留级甚至开除学籍。成绩“贫困”原因多
能够进入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毋庸置疑,是什么原因让部分学生在进校后,成绩一落千丈呢?
武科大材冶学院04级河南学生黎为,一年前以高出当地重点线近30分的优秀成绩被武科大录取。由于在高中期间学习压力过大,进了大学后,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他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逃课、夜不归宿成了家常便饭。一年下来,他共有十余科不及格,最后被处以留级处分。
而该校信息学院04级学生王健伟,高中时成绩全校排名第一,被同学和家长们称为“神童”。可进入大学后,由于扎堆在“尖子生”中,不再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人物,他因此渐渐产生厌学情绪,仅两个学期,便因多门功课不及格而受到预警处分。
据了解,高校大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以前对计算机等学科了解不多,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挂科;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进入了不理想的大学,于是自暴自弃;有的大学生进校时因专业调剂等原因,进入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从而学不进去;还有的学生进校后,过分热衷社团活动,而荒废了学业。
另外,大学生开店,提前找工作、创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业,大学生“小老板”也占据了“挂科族”的一部分。“脱贫”仍需靠自己
日前,武科大针对该校多门功课不及格的“预警生”,组织校内的老师召开了一次分析会,以帮助和动员成绩下滑的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该校教务处副处长陈涛说,现在社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却越来越差,绝大多数学生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都属于对环境改变的不适应反应。虽然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帮助成绩“贫困”的学生,如学习预警制度;针对入校时学生教育环境参差不齐的特点,学校专门开设了辅导班,为基础差的学生“开小灶”;要求班主任勤查考勤,对自制力差的学生多加关心等。但大学毕竟是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习关键还是靠学生自己。
陈涛建议:面对补考,大学生一定要理性对待,首先应对自己有自信,能考上大学,就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学生。在平时则要多主动和老师、同学沟通,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