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职业学校跟其他学校一样,也有很高的声望。一个熟练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跟在公司里上班的白领几乎没区别。
芬兰人十分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劳动的兴趣。从幼儿园开始,剪纸、烹饪、木工、缝纫等手工课程就开始了。进入小学之后,每个学校都设有手工教室,由专门老师定期指导,引导孩子们动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些跟考试没有关系,只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的兴趣。
芬兰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教育部门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一些职业学校本身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的,企业代表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其次,很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习方式等,都由学校和企业代表共同商定;再次,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考试由学校和工商企业代表合作设计;最后,学生实习乃至找工作当然更离不开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
例如,芬兰北部奥卢市的伊德索公司,是北欧设计、制造读卡设备的最大企业。公司与邻近的奥卢技术院校有良好合作关系,许多学生定期来到公司实习。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完成毕业论文。这既节省了公司日常运营的开支,又为技校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应用的平台。一些学生实习期满后,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毕业后来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