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性教育和性知识的学习有助于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率。”这是荷兰避孕领域专家Her-manSchwietert(赫尔曼)在昨天和同济大学学生的交流中一再强调的观点。作为大学普及性知识的第一站,在场的400位上海大学生度过了一个有些羞涩和尴尬的下午。
上海新华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张韶珍也是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偶尔会因为我讲座中的一些有趣的细节哄堂大笑,大多数的时候看得出还是有些羞涩的。”张教授说。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和认可。一项对2600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0.4%的被调查者“不刻意追求,但感情成熟时,也不介意发生”;认为“无所谓”的有7.3%;而认为“是对婚姻的亵渎,非常不道德,令人鄙视,绝不应该”的只有7.2%。
HermanSchwietert(赫尔曼)先生在世界避孕领域的领导者—欧加农公司从事医药管理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学校和家庭注重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可以让他们选择承担责任。在荷兰,良好的性教育,使得那些青少年不仅没有很早开始性生活,反而更多的甚至决定在初次性交前就进行避孕和性传播疾病预防工作。
北美绝经学会委员闫凤亭博士说,在她的医生生涯中,每每看到因流产而在身心上都受到创伤的女孩子就特别心疼。相比他们如今观念上的开放,他们并没有掌握足够保护自己的性知识。所以,当他们和学校联系进行这样的讲座时,校方的态度总是很热情。而这样的活动今后也将陆续在在一些大学中开展。
新华医院一直都在人流室通过广播和电视循环播放避孕以及一些相关的性知识。张韶珍教授表示,对于日门诊量在100人上下的妇产科医生来说,普及性知识的力度肯定有限。
可是,在昨天的演讲结束之后,本来留给学生们的提问时间只能在十几分钟的沉默中尴尬收场。HermanSchwietert(赫尔曼)说:“他们还很害羞,不是不感兴趣,至少一半的人是不习惯在公共场合谈论如此私秘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