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考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借读留下高考“后遗症” 近千学生综合考有麻烦
来源: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2005-11-10 9:31:00
 

  昨天是今年高考综合考试报名的第二天,记者从一些报名点了解到,一些非正常录取的“黑户考生”如今成了“烫手山芋”,就读学校和户籍地会考办都不大愿意接受他们报名。有知情人预测,这一类南京籍学生今年有千人左右。

  借读生综合考报名遇波折

  综合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考试的组成部分,考试成绩证明是参加高考的必备“门票”,有效期3年。所有考生须持高考综合考试成绩证明方能参加2006年的高考,且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文、理综合考试必须全部合格才能获得高考“入场券”。

  所谓“黑户考生”是指,在当年中考中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花巨额赞助费通过非正常渠道到外市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据了解,到外地借读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关系在城郊接合部的普通高中挂学籍,然后到外市借读。对于这类考生,省会考办对其报名有明确规定,“在外省市借读的考生回原户籍、原学籍所在学校报名”。

  除了这类考生外,外市一些县中在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对于一些中考分数很低无法取得学籍的学生也敞开大门。对于这种不挂学籍直接到外市借读的行为,业内人士称之为“飞过海”。

  对于“飞过海”的学生,考办规定,如在原户籍所在地无学籍的考生可直接到户口所在地的区(县) 会考办报名,也可在学校所在地借考。但由于这部分学生成绩普遍很差,综合考试后就是高考,哪里接受他们报名就影响哪里的高考成绩,所以借读学校不大愿意接受他们借考。

  白下区会考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这两天的咨询情况来看,在南通、宿迁借读的学生比较多,看来这两地是不愿这些学生借考的,而在泰州借读的学生反映,他们可以在当地借考。一位区会考办主任说,根据南京市的中招政策,这些学生是不能取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他们回来报名,增加工作量不说,还影响本区的高考成绩。

  一县中100多南京学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京籍借读学生几乎遍布苏北、苏中所有地市,但主要以南通、宿迁、徐州三市为主,仅宿迁市的泗阳县中学今年高三就有100多名南京学生。采访中,一位孩子在南通借读的家长给记者引见了一位“高人”,这位“高人”专门以把南京的低分学生弄到县中读书为业。

  在记者不泄露其身份的承诺下,他透露说,近年来他弄到县中的南京籍学生已有数百人,现在南京每年到外市借读的学生有千人左右。

  一年收300万元赞助费

  苏北某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务处主任说,他们学校今年高三有近100名左右南京籍借读生,每名学生光是赞助费就交了3万元,每年上百万元的收入对于一所经费吃紧的县中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诱惑,所以每年南京市举行中考招生咨询大会时,都会有许多县中在入口处发招生简章。

  但提到综合考试报名时,这位主任显得为难起来,“成绩好的学生我们还是欢迎他们在学校报名的,但成绩差的要是太多,我们向县里不好交代啊”。南京一位会考办主任不平地说,好的拼命留,差的往外踢,拿了钱财还不替人消灾。但不平归不平,“推到最后我们还是接受这些学生的,省里有规定啊,可以回户口所在地会考办报名。”

■相关链接  
  • 借读留下高考“后遗症” 近千学生综合考有麻烦
  • 夺穷人雪中之炭,为自己锦上添花?
  • 可笑的“教师忌语30条”
  • 别误读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方法及内容是重点
  • 城里好校的钱取自农村教育?
  • 高中生为何“认同”“丽春院”?
  • “生探”你听说过吗?只会加剧教育不公
  • 英语难度不升反降 高考新方案七大问题释疑
  • 河北省保定市首位自考大专学历盲人毕业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