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马萨诸塞州梅尔罗斯市市长邀请,我市5所学校的10名优秀高中生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交流考察。学生们在梅尔罗斯高中上课,住在美国的普通民众家庭里,短暂的美国生活,不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们受益匪浅。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赴美的高中生。
教学灵活 讲求实效
美国高中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与选修,学校对课程种类、难度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表。第五中学的洪洋说:“美国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洪洋上了两节拉丁文课,课堂上,老师并不在黑板前面讲,学生们更像上自习,有不会的问题问老师。平时上课,学生都是“走读”,没有固定的班级、班主任,上课时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在美国,学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思想比较活跃,不受约束。
美国高中生的教材是由学校和任课教师定的,每次上课前老师给发书,学生上课只需要本和笔。说到灵活的教学方式,第一中学的任骁勇深有体会。他上过一次排球课,上课前,老师发给学生一些关于排球运动的资料,上面会详细地介绍排球运动的起源、发明者、发展历史、场地的规定等,接着学生们写一些打排球的经历以及对排球的认识,训练前还要接受一次排球知识的测试。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也掌握了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注重爱心教育
从小学到中学,美国学生都有一个课外成绩单。这个成绩单主要内容有: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帮助照顾养老院老人、为环境出力、助人为乐等。不同的是在美国这些助人为乐的行为不是隐姓埋名,而是被一一记录在案,成为每个学生的荣誉,也是日后升学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鞍钢高中的徐光楠说,美国的父母更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他所在家庭的女主人Mrs Barbara认为,父母要言传身教,要孝顺长辈、关心亲朋、邻里关系和睦。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特别是夫妻间相互恩爱、体贴,同时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分担生活的担子,如果家长总是竭尽全力在孩子面前保持平稳,好像生活没有风雨,总是一片艳阳天,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重视课外活动 培养自我意识
美国学生早上8点上课,下午两点半放学。因为放学早,学生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而美国的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课外活动。学生的课外活动往往被看成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成绩的一部分。梅尔罗斯高中的老师说:“如果想考哈佛大学,光凭成绩是不够的,你必须要有丰富的课余活动。”洪洋所在的家庭每个人都会乐器。
一中的李春晓觉得,美国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美国的学校里,没有学生因为不完成作业而欺骗老师和家长的,即使没完成,他们也会大方地跟老师讲明理由。”美国的孩子都很独立,在他们的思想里,做作业、上课、整理房间,甚至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都应该由自己决定。与李春晓住在一起的Lena每年所选的课程都由自己决定,父母只是了解一下。
记者 倪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