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教育战线的人大代表呼吁:学校体育不能光说不练
|
来源:中国体育报 2007-3-16 8:59:00 |
|
“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强烈。由此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能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的现象。”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对学校体育直言不讳的表达。
那么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年一代的过程中,学校体育究竟还有怎样任重道远的路要走呢?
课外锻炼和体育课都是“短腿”
王生代表认为,目前无论是社会群体性的体育锻炼还是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条短腿”。在社会就业压力大、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社会和家长对分数的期待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和教师整天围着分数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
当过多年班主任的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大桥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钱红菱曾经连续9年为素质教育呼吁。钱红菱代表说,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迫使体育教师用体育考试的规定项目练习替代体育课教学内容,考什么练什么,而且普遍存在挤占体育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短腿”造成的现实情况就是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在体育课方面还有一个基本设施条件不具备的问题。曾经有农村体育教师向王生代表讲述了一个事实:“每周2至3节体育课,课表上是一节不落,就是没法上。没有一个篮球,没有一张乒乓球台,场地也没有,我们怎么办呢?”王生代表说,由于教育经费缺乏,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器材严重不足,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致使体育课无法很好地开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校不断扩建,大班级小学校的矛盾日趋突出,加之部分学校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尽可能地扩建校舍,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活动场所,使学生人均占有活动面积逐步减少,这样的体育课自然不能产生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每天一小时锻炼要落到实处
“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瞿钧说,在去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市要求每所学校把课表列出来公布,要接受教育督学的检查,一看课表排没排,再看执行得如何,对初三、高三毕业班进行重点监控。尤其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这方面要起表率作用,不按规定做会影响今后学校的考评,甚至摘牌。
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体育带动素质教育,也是人大代表们所呼吁的。王生代表觉得从学校内部来讲,要积极推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从外部讲,全社会要形成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良好氛围,才能为广大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