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改成绩露馅 13岁孩子出走 "皮鞭"教育应反思
|
来源:四川在线 2007-2-1 9:12:00 |
|
“我以后再也不会打他了,真的希望他赶快回家。”昨日上午,站在成都市旅游中心站外,王学陆每贴出一张《寻人启事》,都感到心里在痛。让他心痛的不是连日来四处奔波,已经走肿的双腿,而是自己那个年仅13岁的孩子,他已经离家出走三天了。
怕挨打 孩子留下纸条出走
寻子地点:雅安
时间:1月28日-29日
据王先生介绍,他在雅安市粮食局工作,自己的儿子叫王逸凡,今年读初一。1月28日是孩子到学校拿期末考试成绩通知单的日子,当天上午11点,王先生打电话回家问儿子考得怎么样。儿子当时告诉他,成绩不错,考了400多分。但到中午,孩子的母亲在电话告诉他,儿子改了成绩单。下午5点40分的时候,王先生匆匆回家,打算收拾下儿子,结果只看到客厅茶几上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爸妈,我走了,请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会过得很好。”
王先生当时就急了,和孩子他妈开始满城寻找。但到晚上11点过,都没有看到孩子的影子。为了找到孩子,王先生到派出所报了警。1月29日上午,王先生通过电话记录查到儿子曾于28日下午1点50分在雅安市交通车站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过电话。随后,王先生和爱人一起到车站。
监控录像 显示孩子搭车外出
寻子地点:都江堰
时间:1月30日
通过监控录像看到,孩子在28日下午1点50分进入到车站二号检票口。二号检票口的2点左右有两辆车始发,一趟是去都江堰,另一趟去成都旅游车站。到底是哪一趟呢?为了找到孩子,彻夜难眠的王先生30日早上6点半乘车前往都江堰寻找。到达后,他首先找到了负责当天那趟车的售票员,但得到的回答是当天并未注意到一个单身的孩子。不死心的王先生随后走遍了都江堰的大街小巷,但没有任何结果。
车站附近张贴《寻人启事》
寻子地点:成都
时间:1月31日至今
昨日早晨,王先生赶到了成都,希望在这个大城市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儿子。
他走出成都市旅游中心站,就开始四处贴出《寻人启事》(上图)。从他张贴的《寻人启事》上看,王逸凡留着短发,身着运动装,看起长得聪明乖巧。
谈及儿子,王先生的脸上露出的是茫然和担心。他说,儿子出走时从家里带走了600元钱左右,不知道他现在生活怎样,更令他担心的是孩子可能被坏人拐走和利用。
“这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教育儿子的方法不当造成的。”王先生向记者坦言,自己曾对儿子作出过一些体罚,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以后会以说服教育为主。最后,王先生表示,早已完全原谅孩子了,现在只希望他快回来。
本报记者在此呼吁,如有知道王逸凡下落者,请与本报联系,联系电话(028)86969110。
记者调查
成都去年收留1600名出走儿童
据记者调查了解,成都市救助站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该站仅收留的离家出走儿童就至少有1600名。尽管青少年出走目前已经成为普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保护性预防青少年的这种不良行为的机制还并没有明显健全。
四川省或成都市目前到底有多少例离家出走儿童的事件?记者在采访时,曾向四川省或成都市多个与青少年有关的政府部门或非政府组织联系,但最终因缺乏专门统计而未能如愿。
专家点穴
怎样防止孩子出走?
面对孩子出走的问题,专家表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高峰年龄是14岁左右,而且男生多于女生,家长在孩子处于这个阶段时应特别留意。专家还建议说,家长应摆正心态,从小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父母不应一味强势对待孩子,要用亲身经历来引导孩子,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事情,让孩子主动向自己倾诉;最后,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四川省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教授还表示,社会上也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将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制度落到实处。 |
|
|
 |
热门推荐 |
|
|
|